附錄申       動物品種遷移計劃

 

 

1.         引言

 

這個動物群搬遷與補償計劃提議採用適當及有科學根據的測量和抑制措施,用作清除在現有昂坪溪流與水邊棲息地生活的現存動物群。

 

這計劃是依據在環保措施方案中的緩和方法而定。這計劃明白到採取行動的必要,去防止、緩和及減少任何有害的影響。雖然因搬遷而造成的長遠正面影響會帶來短期的有害影響,因而引致整體的種群數有所影響。

 

1.1       主旨

 

動物群搬遷與補償計劃的主旨是:

 

·         將被受建築活動直接影響的低流動性動物群,撤退或移遷到附近適合的地點

·         失去繁殖棲息地的動物將被移遷到就近適合的地點

 

1.2       全體成員

 

依計劃簡介6.4節所逑,環保小組隊長需擁有少七年在EM&A相關的專業經驗。環保小組應保證有關方面聘請足夠,適合和取得應有資格的專業及技術人仕。遷移計劃的監督員將會是一位環保專家,最好是香港環評協會的會員,有至少五年的香港工作經驗,於自然歷史有適合的背景及在陸地生態與植物學方面有取得事業的資格。

 

最佳的隊員數目是三至五位,環保小組專家應對要尋找的品種有所認識,知道牠們的自然背景,對兩棲類動物的棲息地要求有基本的了解。

 

環保小組應在實地測量和捕捉兩棲類與爬蟲類動物方面有經驗。經驗包括處理,捕捉,運輸或保存兩棲類或爬蟲類品種的動物。

 

2.         測量的預備與實地報告程序

 

2.1       法律與規定的遵守

 

執行搬遷計劃的環保小組一定要持有及遵從所有必要的執照以作捕足,處理、搜集正確的兩捿類及爬行類動物之用途。除此之外,環保小組應該要對現時列入受保護品種十分熟念,亦要遵從與這頪兩棲和爬蟲頪動物有關的所有規則和條例。

 

2.2       研究工地與限制

 

溪流水流分開的位置與鄰近私立和公立物資相近。搬遷措施限制於每邊擁有五米栽種闊度的溪流堤岸。

2.3       儀器

 

以下是建議用作遷移動物群的儀器

 

·         地圖(改道溪流及現存溪流)

·         實地鑑定指南(i.e. Karsen et al, 1998: Hong Kong Amphibians and Reptiles)

·         旗的帶子

·         資料表格

·         個人保護設施(厚棉衣/褲子,皮長靴,手套等)

·         (0.5 1mm的網眼,為有尾的蛙類而設)

·        

·         瓶子、陷阱及小型陷阱

 

2.4       報告

 

所有遇到的兩棲類爬蟲類和哺乳類動物都應加以辨認及記錄。在標準的表格上至少應記錄有以下資料:

 

·         地點 (標籤在地圖上)

·         被捕捉前的活動研究(即餵飼);及

·         位置/棲息地(例如深度(毫米)及小生境,即池塘,岩石下等)

 

於每一工地(用作存放遷移動物)都會記錄下動物的數目和種類。種類的記錄將會在溪流物群遷移完畢後遞交到漁農處。

 

 

3.         動物遷移程序

 

3.1       捕捉範圍

 

遷移措施只限於河岸兩旁約五米闊的範圍。這範圍將會在遷移前用旗帶標出界限。所有捕捉調查和誘捕必須在界限內進行。

 

3.2       遷移工地

 

兩棲及爬蟲類動物將會在現存支流地帶和改道溪流的下游地帶被釋放。土地情況會隨着時間和空間大小而有所改變,即現在看來合適的地點將來可能變成不合適。準確的釋放地點需要生態學家在遷移時決定。決定遷移地區時需注意以下幾點:

 

·         選擇有相近溪流傾斜度和相似生境的下游地區作為初步合適地點。

·         兩棲類動物應被釋放於與被捕捉時相近的生境(即由池到池,由河到河等),並距離工作範圍的邊界最少五十米。

 

 

 

3.3       調查和誘捕

 

3.3.1    直接搜索和徒手收集(哺乳類、兩棲類和爬蟲類動物)

 

由九月至十一月期間,直接搜索和徒手收集工作在昂坪溪流和附近生境的捕捉範圍內日夜進行。適當的火炬光會用於晚間的調查(高能量的聚光燈並不建議使用,以防止對夜出動物的眼睛造成傷害)

 

直接搜索和徒手收集工作將涉及視覺上觀察溪流和河岸(至河岸以上五米為止),以找出兩棲類動物是否存在。沒被埋沒、有覆蓋物如鬆散的岩石/巨石、木質碎片砂礫和樹葉等應被推翻和掃除。任何在日間和夜間調查時發現的個體必須被捉捕和重新安置(跟據3.4)

 

3.3.2    (兩棲類動物)

 

搜索者在下游地帶用浸網的方法捕捉幼蟲和蝌蚪。在直接搜索和徒手收集期間,建議用網去捕捉任何被發現到的,而又有可能被捉捕的個體。

 

3.3.3    用瓶搜捕(兩棲類動物)

 

兩棲類動物及其幼蟲需要用瓶去誘捕。當水深足以展開用瓶誘捕的工作時,受影響範圍內的所有幼蟲將用此種技術去捕捉。在溪流的捕捉範圍內,每個池(或有足夠水深的小溪部分)將設置一個瓶搜捕器。

 

3.3.4    小型誘捕(兩棲類動物)

 

小型誘捕器將針對溪流生境所有範圍內的兩棲頪動物。無論用瓶搜捕或用小型誘捕器都需要視乎當時當地的情況,如水深、池的大小等,必需由生態學家作出決定。

 

3.3.5    陷阱誘捕(哺乳類,兩棲及爬蟲類動物)

 

陷阱誘捕建議用於捕捉兩棲及爬蟲類品種。這種方法是人工集中的(關於陷阱的安裝,每四十個籃組成一串陷阱,籃的中央位置有網狀圍欄)

 

3.3.6    清理工地時與昂坪溪流內之建築的監督

 

將會進行清理工地及昂坪溪流內建築的監督,任何於這階段發現的動物品種會被遷移。

 

3.3.7    排水法(魚和兩棲類動物)

 

當水流量低時,用小沙袋圍在池的入水位或許是個實用的方法,將河水改道下游達至有效排水。在捕捉範圍內有魚的池將會在日間被排水,視乎收集當時的現場情況,由註工地生態學家決定。池塘的排水工作必需透過網孔 (1毫米的土工織物缺口或類似)進行,以防止導止魚類和其他池塘的生物死亡或受傷。當水位足夠低時,成蟲會游網孔出水位以求容易脫險,所以牠們必會被捕捉到或網到。其他用此種方法捕捉的動物應在下游地帶被釋放。

 

如發現多於兩條魚死亡,排水應該中止,並尋求客户的意見。如發現上述技巧不可行,池塘必需重新注水,以免魚類受害,甚至死亡。在此情況下,必須使用令魚觸電的方法。

 

3.3.8    電休克法(魚頪和兩棲類動物)

 

不建議使用電休克法,因為這種方法對未能在溪流調查裏發現的溪流棲居動物有潛在危險。這種方法用於兩棲類動物亦無效,因為牠們沒有氣泡,觸電時傾向沉入水中被淹沒。但電休克法調查,偶然是有價值的資料來源。

 

3.4       捕捉動物

 

3.4.1    一般原則

 

選擇捕捉方法是視乎涉及的程序和品種。捕捉技巧是從圈地的禁制,經過不同種類的物理限制,到化學靜止不等。採用物理上及化學上的捕捉手法時應依據那動物品種的行為與肉體上的特徵而決定,還要考慮所採程序的實地狀況、處理動物人員的知識與技術、研究目標、適合儀器和措施可採用的時段。遷移目的是要利用最低程度的限制方法去並以一個人道及有效的方法去完成任務,為求對動物構成最低的傷害。

 

3.4.2    動物群補捉程序

 

物理上的補捉方法

 

多數的兩棲類和爬蟲類動物都比較小,移動牠們並不難,可以用手或網去克制牠們。但若果處理者用力過度,很多細小的品種會容易受傷。

 

很多蜥蝪的尾部都會在受到壓力時脫落。雖然不是一種嚴重的創傷,但亦有可能影響到日後的生長和繁殖,因這樣會奪去動物的儲備脂肪和遺失了標本的完整性。動物的行為亦會因失去尾巴而有所影響。因為當被人類克制時,有些爬蟲類動物會作出過份的爭扎,若採用網,勾,鉗或搬運袋,可減輕受傷。

 

毒蛇有着潛在的危險,需要特別方法去捕捉。當處理有害的爬蟲類時,建議遵守以下一般指引:

 

·         所選的程序應減低所需的處理時間,降低或除去處理者和動物之間的接觸機會。

·         處理危險品種的人不應獨自工作,盡可能的話,應有第二位懂捕捉/處理技術和急救知識的人在場。

 

 

 

·         只准許有經驗的員工處理毒蛇。他們應該對意外性的咬傷或在接觸中所採取的標準緊急程序有一定的熟悉。在任何時候都應有處理指引和適當的抗蛇毒素供應。內科醫生和醫療設施應知道所進行的研究性質,這樣的話當有緊急事宜時可作恰當的安排。

 

化學上的捕捉方法

 

不應該讓延長痛苦的捕捉方法去發生。某些情況下,我們建議在現場採用一般的麻醉劑。所選的麻醉劑盡可能讓動物們能夠盡快回復正常的心理和行為狀態。動物亦會被監察,直至完全康復為止。因在兩棲類和爬蟲類動物身上所施的麻醉劑而導致的未能預測本性和延長康復時間,都是一些取消實地用途的因素。因為這些不明朗因素,經驗員工可不用麻醉劑,快速地進行一些較小損傷和對身心無害的小項程序。我們對這些品種的痛楚並不是廣泛地理解,令哺乳類動物受痛楚的東西未必會對兩棲/爬蟲類動物造成可供比較的影響。無論如何,都應依隨人性和道德觀念而進行所需程序。去挑選適當的藥劑和設置實驗性的條文,應該諮詢有經驗的爬行動物科學家或獸醫。很多用作克制或令兩棲/爬蟲類動物不能走動的化學物會對人類身心造成損害。

 

化學物的採用以作克制動物,將會在採用前與漁農處討論和得到認可。

 

3.5       捕捉頻率和持續時間

 

3.5.1    直接搜尋與徒手捕捉

 

夜間的直接搜尋與徒手捕捉只可於九月初開始(九月初是已知的兩棲類動物繁殖季節潛伏期)。日間的測量不會那麼深入,因動物都是夜出活動的,於日間找牠們的影比較困難。

 

直接搜尋與徒手捕捉法會在溪流一星期的每晚進行。每隔兩天便會進行日間捕捉測量報告,以便於溪流尋找適合的小型棲息地和類近的棲息地。若採取任何技術後都無法在這星期內找到動物,地區範圍會被圍起去防止其他品種的動物群再次進入。

 

3.5.2    結網

 

日間結網工作並不會是那麼深入徹底的,因為動物都是夜出活動的,因此於日間進行直接搜尋和徒手捕捉會比較因難。

 

3.5.3    陷阱(瓶子、魚餌、圈套)

 

於九月初會裝置一些陷阱,應以實施條文所指去管制捕捉頻率和持續時間的。這與以上所描寫的直接搜尋與徒手捕捉法依着同樣的邏輯。

 

 

 

 

3.6       遷移的程序

 

3.6.1    遷移

 

任何被捕捉的品種一定要在被補捉當日或當晚(十二小時內)移到接收區,且盡快釋放牠們,亦應採用有氣洞及蓋的盛載器。這些都要標上日期,品種類別,來源和目的地,並於正確表面寫上「這面是向上的」,以及為陸棲生活的動物預備濕潤的植物與小量的水。日間的時候,這些盛載器必須處於陰涼處以防止熱壓抑。而兩棲類動物則需要足夠的空間(不可堆放在一起)。在處理不同品種動物時應用膠手套,以防於兩棲類/爬蟲類動物之間有細茵的傳染。

 

3.6.2    操作陷阱

 

載有空氣泡而浸在水內的瓶子陷阱不可以於過夜十七小時內不被檢查,應該在早上六時至早上十一時內被檢查。他們一定要被緊緊的握着,防止它傾斜及失去氣泡。用作鞏固瓶子陷阱的藤竹,頂部要劃上高能見度的螢光油漆標記,這樣的話在暗淡光線或草木茂密的地區會比較容易找到陷阱。當陷阱不被使用時應適當地被除去或緊固的被關上。

 

破損了的陷阱應被清除,以作安全棄置。

 

應在黃昏時分裝上陷阱,於另一日的清早拆除。不應於夏令時間或於炎熱天氣下的晚上設置瓶子陷阱,因為當瓶內的水温上升時會導致氧份下降。幼蟲都因這些而易受影響。若有這情況出現,應停止操作直到回復適合的温度為止。

 

一定要於事發二十四小時內向主顧代表報告任何的死亡。若於一個瓶子陷阱中發生多於五項的死亡,應終止該項操作直至漁農處有所指示才繼續操作。可以的話應與愛護動物協會或像嘉道理農場的團體商討。

 

失去知覺的品種應該放在潮濕、涼透及通風的盛載器內,牠們可能需要數小時去恢復知覺。恢復後應該釋放動物到適合的接收工地附近的潮濕地被植物。

 

 

4.         其他補償措施

 

4.1       雀鳥巢穴盒子

 

如貓頭鷹、白臉山雀知渣的雀鳥,需要在樹洞內築巢,但於香港尋找適合的地方供牠們築巢時,可能會遇上因難。這些雀鳥的二十個不同大小不同形狀的巢穴盒子(掛於樹上)將會在諮詢過漁農處後於北大嶼郊野公園提供。為了改善現有山林,我們會與漁農處方面在設計及選擇地點上意見一致。

 

 

 

 

 

 

4.2       補償種植與溪流棲息地

 

補償種植計劃(附錄庚)會提供措施去為受影響的動物作出補償,為牠們提供適合的棲息地及為牠們選取一些可以供動物作適合的棲息地,以作寄主植物/飼料植物。

 

5.         環保的監管與審查

 

建議於建築時,環保專家應進行定期的實地測量和利用工地周遭環境去收取受影響植物和動物的樣本。

 

一般來說,從生態觀點去看,監察與審查表現需要融入計劃中整體的監管與審查計策。到現時為止,工程工作的開始時間仍是未知之數。一旦成立了,生能監管計劃將會依據季節性因素而定。

 

遷移的成功與否應以跟進的測量試(遷移後一年內預備的報告)以作評估。應記錄遷移動物的密度與健康狀況,一般的生態也應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