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簡介

1.1                           背景

為回應香港特區政府為應付香港廢物棄置危機而興建縮減廢物體積設施的倡議,青洲有限公司(工程倡議人)在屯門踏石角青洲廠建立一座示範性規模的廢物轉化能源設施(包括物料回收/循環再造設施及一個用作高溫處理廢物的環保熔爐)(以下稱為環保廢物熔化系統環熔試驗設施)簡稱環熔設施)( 1.1a)

環熔設施的目的在於確定作為綜合廢物管理系統一部分的物料回收/循環再造設施在運作上的技術及經濟問題;展示環保廢物熔化系統能符合環境保護署(以下簡稱「環保署」)頒佈的《焚化爐(都市固體廢物)最好的切實可行方法指南》(BPM 12/1(08)的要求;及取得工程資料以改進環保廢物熔化系統的設計。

環熔設施的興建工程於20052月完成,而設施的測試已於20054月及78月進行以展示其性能。環熔設施的運作於200510月初開始及於200512月完成;每天處理不多於24公噸都市固體廢物,運作時間累積合共11星期。在試驗目標達到後,環熔設施於20051217日停止運作。

1.2                           目標

根據《環境影響評估條例》附表2II部份第三項的規定,都市固體廢物解除城市廢物焚化爐的運作(不論其處理量的多少)被介定為「指定工程項目」。因此,清拆環熔設施(以下稱為「本工程項目」)會被介定為「指定工程項目」,並需要在清拆前取得環境許可證。

清拆環熔設施的工程項目簡介(PP315/2007)已提交予環保署以申請《環境影響評估條例》下的環評研究概要,而該研究概要(ESB164/2007)已於200767日發出,以界定該環評研究的工作範圍。

環境影響評估(環評)研究乃根據環評研究概要及《環境影響評估程序的技術備忘錄》(以下簡稱《環評技術備忘錄》)規定的評估方法指引進行,以評估本工程項目可能導致的環境影響。環評研究的整體目的是就本工程項目的性質及引起的潛在環境影響提供相關資訊,提出適當的緩解措施以控制潛在的環境影響,使本項目符合《環評技術備忘錄》的要求,並確認本工程項目在環境影響方面的可接受性。環評研究概要中已確定的主要環境事項包括空氣質素、土地污染、水質及廢物管理影響。

評估的一般方法包括描述基本環境狀況、辨別及評估潛在影響、提出緩解措施及確立環境監察及審核要求。本環評研究是根據在合理的最壞情況下,以經驗證可靠及受國際認受的方法進行。

 

2                                  項目描述

2.1                           環熔設施

環熔設施(把廢物處理融合於水泥工藝當中)是由青洲英坭有限公司及香港科技大學化學工程學系共同合作開發。這試驗示範是由創新及科技基金轄下的大學及產業合作計劃提供資金支援。

環熔設施的運作於自200510月初開始及於200512月完成。在運作期間,每天處理不多於24公噸的都市固體廢物。在試驗計劃中,青洲英坭有限公司及香港科技大學在環保廢物熔化技術上取得滿意的成果及充足的設計及運作數據。所有運送到環熔設施的都市固體廢物都已經被處理,現場目前並無存放任何都市固體廢物。所有熔化殘餘物(包括爐底灰及飛灰)均安全地裝入已標籤的密封袋內並存放於物料回收/循環再造設施大樓內的廢物接收廳內。

該試驗計劃已達到了其目的,而環熔設施已於20051217日起停止運作。整個設施須進行拆卸,令本工程項目場地可用作青洲英坭水泥廠的運作及未來發展。

2.2                           拆卸方法

環熔設施已於本試驗示範結束後停止運作。所有建築物及地基、系統及設備將會被拆除、清理(如需要)及移走作重用、回收或處理。本工程項目場地的混凝土地台會被拆除移走,並以一層清潔的泥土覆蓋。本工程項目場地範圍亦會被平整及綠化。2.2a 顯示環熔設施的整體佈置圖。2.2b2.2d 則顯示將被拆除的設備及建築物的詳細資料。

挑選最合適的拆除/拆卸方法時已參考了普遍用於香港的拆除方法及本工程項目的特性,如環熔設施的大小、建築材料、潛在污染程度、所需的拆除/拆卸時間等等,以避免對環境帶來不良影響。

環熔設施的主要系統及物料回收/循環再造設施大樓主要以鋼鐵建造,而消防水箱及泵房則以混凝土建造。鑒於環熔設施的規模小,拆除鋼鐵建築(如物料回收/循環再造設施大樓)及工藝設備(如環保廢物熔化系統)的最好方法是透過鬆卸凸緣/將拆卸部分切割及吊運至地面。機械切割及熱能切割為最常用方法且不會對環境造成重大影響,拆卸工作的次序會由建築物的頂部開始至其底部。

消防水箱及泵房的小型混凝土結構,將會用風砲、氣動或油壓破碎機拆除。

拆卸工作的整體次序如下:

·          封鎖工地並豎立地盤圍板;

·          切斷水電供應(為消防泵房及水箱提供電力及水源的設施除外);

·          拆除並移走物料回收/循環再造設施大樓內的所有機械設備;

·          拆除並移走環保廢物熔化系統的裝置;

·          在物料回收/循環再造設施大樓內的密閉清理工場清理被拆卸的環保廢物熔化系統的組件;

·          拆除物料回收/循環再造設施大樓的鋼鐵結構;

·          拆除消防泵房及水箱;

·          拆除混凝土地台及淺地基;

·          以泥土回填工地;

·          在工地舖設地面水排水渠;

·          綠化工地。

整個拆除過程會以安全方實施,以保障工人,並將職業健康及安全的危險因素減至最低。

環保廢物熔化系統及氣體冷卻機的喉管將透過移除螺絲或切割接合處予以拆除。開口(即喉管兩端)將立即以兩層防火膠布密封以防止喉管內的灰塵溢出。防火膠布亦會以水管膠布牢固封好。拆卸的部件/零件會用起重機吊到地面,並運至清理工場進行清理。

把整個旋轉窰吊至地面前,窰內的耐火磚將先被移除,放置在密封袋內,並運往指定的堆填區棄置。窰的內壁會以濕布或其他合適的物料作適當清理,以清除鬆散的灰塵。設備的鋼鐵結構會被切割成易於處理的大小。

消防水泵和控制板予以拆除後會售予回收商。水箱內的水會被全部排出。水箱和泵房的混凝土結構會以風鑽挖土機拆除及移走。在拆除工作前或進行期間會於混凝土結構上灑水以防止塵土飛揚。鋼筋盡量回收,並循環再造。混凝土碎塊會棄置於公眾填料接收設施,泥頭車斗會以帆布妥善覆蓋以減少運送時所產生的灰塵。

物料回收/循環再造設施大樓內的設備(包括輾碎機、輸送帶、檢選站、磁力分離機、渦流分離機等)會以機動手提工具拆除並移走。大部分器材及設備仍然運作良好,將會售予其他物料回收/循環再造承辦商或二手設備供應商。在清理工作結束後(見2.3),物料回收/循環再造設施大樓將由頂部起至底部逐步拆除。首先會移走非承重外牆面板或任何非結構組件。當切割和吊運結構樑柱時,於有需要時會使用起重機及起重裝置支撐﹔同時亦會使用氣動扳手、火焰切割器、起重機及類似的工業設備。鋼樑柱將會切割至易於處理的大小以便於運輸。鋼樑柱及金屬面板會連同物料回收/循環再造設施的金屬廢料售予金屬廢料回收商。

2.3                           清理方法

在移走所有機械及設備後,物料回收/循環再造設施大樓的其中一半會用作清理工場以清理拆卸後的環保廢物溶化系統的組件。清理工場將設置抽風設備,並於清理工作進行期間維持輕微負壓。清理工場內的廢氣排出室外前,會先以高效能的空氣粒子隔濾系統進行過濾。

在環熔設施停止運作後,仍有少量的殘餘物(如飛灰、爐底灰)殘留在環保廢物熔化系統內。系統內的殘餘物會以附有高效能空氣粒子隔濾系統的吸塵機清除。附於設備內的殘留物而又不能用吸塵機清除會使用擦除的方法予以清除。設備的內壁會以濕抹方式清潔。為減少與殘餘物的接觸,工人須著上適當的個人防護裝備(包括面罩、防護手套、外衣和安全靴)。

設備內壁的隔熱層被拆除後會放置於密封袋內,並運往指定的堆填區棄置。用過的過濾物料及清理用的抹布亦會放置於密封袋內,並運往指定的堆填區棄置。透過適當的預防措施和處理程序,預期清理工序將不會污染物料回收/循環再造設施的鋼鐵架構。

環保廢物熔化系統設備的清理工作完成後,清理工場會進行除塵及濕抹。清潔物料會運往指定的堆填區棄置。

2.4                           項目規劃及實施

2.4a列出拆除、清理及棄置環熔設施的時間表。

2.4a    環熔設施的拆除、清理及棄置工作時間表

工作

暫定日期

獲環保署發出環境許可證

20096

獲屋宇署發出許可証

20097

拆除工程招標

20096

拆除工程的現場準備

20097

拆除及清理

20098月至12

廢料處理

20099月至12

回填工地及重鋪地面

200912

完成拆除及清理工作

200912

 

3                                  環境影響

3.1                           簡介

環評研究就拆除及清理環熔設施對環境的影響作出評估。主要結果及建議概述如下。

3.2                           空氣質素

拆卸工程使用有限的機械設備(一至兩台流動起重機及一至兩台附有風鑽的挖土機)。在工作期間工地在同一期段只有數架泥頭車/貨車,用以運走已拆除的混凝土和金屬廢料。操作這些機械設備只會排放少量的廢氣,因此預期不會對易受空氣污染影響的敏感受體造成不良影響。

在拆卸環熔設施期間,本工程項目只會產生少量交通(運送拆建廢料的泥頭車每天最多來回10趟)。因此,由車輛排放的廢氣對空氣質素的影響預期會極輕微。

環保廢物熔化系統組件會用移除螺絲或切割接合處的方式拆除。開口(即喉管兩端)會立即以兩層防火膠布密封以防止灰塵溢出。防火膠布會以水管膠布牢固封好。已密封的設備部件/零件會被吊運至地面。設備的各個部分會被運往物料回收/循環再造設施大樓的清理工場。這些工程不會釋出大量灰塵和廢氣。

當物料回收設備從物料回收/循環再造設施大樓移走後,物料回收/循環再造設施大樓會用作清理環保廢物熔化系統組件的工場。清理工場將設置抽風系統,並於清理過程中維持輕微負壓。廢氣排放到室外前會先以高效能空氣粒子隔濾系統進行過濾。喉管及設備內壁會以水噴濕並以濕布妥善清理。因此,清理過程只會排放極微量的灰塵/殘餘物到大氣中。

經化學分析,環保廢物熔化系統所產生的殘餘物僅含有少量的重金屬及極微量(以萬億分比計)的二噁英及呋喃。建議中的拆卸方法經過周密設計,以將拆卸及清理環熔設施過程中可能排放的殘餘物減至最少。透過實施環評報告建議的控制措施,將有效地控制殘餘物的排放。因此,附於殘餘物的二噁英及重金屬的排放,亦將會是極微量,並不會對易受空氣污染影響的敏感受體造成不良的影響。

在清理環保廢物熔化系統組件的工作完成後,清理工場將進行清理。物料回收/循環再造設施大樓亦會拆卸。當切割和吊運結構樑柱時,於有需要時會使用起重機及起重裝置支撐﹔同時亦會使用氣動扳手、火焰切割器、起重機及類似的工業設備。操作有關器材及設備時只會排放極少量廢氣,預期不會引致不良空氣質素影響。

拆卸工作進行前及進行期間會以水噴灑混凝土結構(消防水箱及泵房、混凝土地台及地基),以避免塵土飛揚。混凝土碎塊和金屬廢料會分別存放於廢物車斗,並於可行的情況下盡快運離現場。透過實施建議的灰塵及空氣控制措施,預期混凝土結構的拆卸工作不會對易受空氣污染影響的敏感受體造成不良的塵埃影響。

環熔設施的工地會以清潔的填料覆蓋及平整。由於環熔設施工地的面積相對較小,在任何情況下工地只能處理少量泥土,透過實施《空氣污染管制(建造工程塵埃)規例》中的灰塵控制措施後,預期小規模的土木工程不會對易受空氣污染影響的敏感受體造成不良的塵埃影響。

在拆卸及清理工作的過程中,青洲英坭會實施《空氣污染管制(建造工程塵埃)規例》規定的良好工地守則及環評報告建議的緩解措施。鑒於本工程項目的工作性質及所需拆卸的混凝土結構規模很小,拆卸及清理工作不會對易受空氣污染影響的敏感受體造成不良影響。

3.3                           土地污染

土地污染源頭及對敏感受體的潛在影響已根據環保署的《按風險釐定的土地污染整治標準的使用指引》(《RBRG使用指引》)、有關的《受污染土地的評估及整治指引》及環保署的《受污染土地勘察及整治指引》進行評估。

工地勘測評估包括工地考察、背景資料及有關可能存在土地污染的土地歷史的評估。《污染評估計劃》辨識了潛在的污染源頭及相關的影響、風險或危害。土地污染評估經已完成,結果詳列於《污染評估報告》。工地勘測結果已確定:

·          收集的泥土樣本中並未檢驗出總石油類收集的泥土樣本中的總石油類TPH/ 苯、甲苯、乙苯及二甲苯(BTEX)的污染物濃度被檢驗出遠低於檢測檢測上限標準;

·          檢驗出的首要金屬濃度遠低於RBRG所定出的土地污染整治標準;及

·          所有樣本所檢驗出的多氯聯苯、二噁英及呋喃含量遠低於RBRG所定出的土地污染整治標準。

拆卸工程中建議的挖掘工程僅限於混凝土地台的地基底部結構以及地下貯糟。由於本工程項目不涉及挖掘泥土或抽取地下水,因此毋需場外棄置土壤及地下水。

本工程項目工地會以清潔的填料覆蓋,並修復成草坪。日後工人接觸潛在污染物的可能性亦較低。因此,預期本工程項目不會引致土地污染或相關的影響。

項目工地將會繼續用作工業用地製造泥及泥有關產品及會被青洲坭廠其他設包圍拆工程期間只有工人可能到污染物的影響由於在收集的泥土樣本驗出的染物濃度低於檢測上限或低於RBRG所定出的土地污染整治標準,工人拆活動的潛在風險將會是非常低。

3.4                           廢物管理影響

清拆環熔設施會產生各種廢物(包括公眾填料(1,806立方米)、金屬廢料(約369)、環保廢物熔化系統殘餘物(約200噸)公眾填料環保廢物溶化系統的耐火磚及襯層物料(約345噸)化學廢物、一般垃圾(約每日9.1公斤)污水(約每日2.1立方米)以及可循環再造物料(包括物料回收/循環再造設施未經使用的化學品等)以及可循環再造物料(包括物料回收/循環再造設施、金屬廢料、未經使用的化學品等)。有關該等廢物的運輸、儲存及棄置所產生的環境影響已作評估。

公眾填料將會棄置於屯門38區填料庫。

物理性質及化學分析結果顯示環保廢物溶化系統的殘餘物的性質與一般用作水泥生產的原料類似。殘餘物含有少量重金屬,以及極少量的二噁英及呋喃(以萬億分比計),不會對水泥廠的氣體排放及水泥品質量造成不良影響。殘餘物將用作生產水泥原料的替代原料。

建議殘餘物以0.5%w/w)(重量百分比)加入一般水泥原料,這不會對水泥廠的環境表現造成不良影響。水泥廠只需要大約7天便可以消耗所有殘餘物。建議把殘餘物用以製造水泥不但不會造成任何長期環境影響,亦能避免於堆填區棄置殘餘物。

如果沒有其他可行的方法,殘餘物可棄置於環保署指定的堆填區。毒性滲慮測試顯示,殘餘物滲漏液中的重金屬濃度遠低於堆填棄置的相關標準。殘餘物因此可棄置於指定堆填區,而無需作進一步處理。於堆填區棄置殘餘物前,應先取得堆填區監督(環保署)的協議。

環保廢物溶化系統的耐火磚及襯層物料,以及清理設備產生的廢料會放置於密封膠袋內,運往於環保署指定的堆填區棄置。

物料回收/循環再造設施仍可使用,將會售予其他物料回收/循環再造承辦商或二手設備供應商。金屬廢料及未經使用的化學品會循環再造。

由於環熔設施規模較小,清拆過情所產生的公眾填料、化學廢料、一般垃圾、污水的數量亦相對較少。在實施環評報告建議的緩解措施後,有關廢料的處理及棄置將不會對環境及交通造成不良影響。

3.5                           水質

項目工地所產生的潔淨表面徑流會引導流向青洲英坭廠現有的雨水排水系統,最後流到現有的雨水集蓄池。懸浮粒子在流入雨水渠前會於集蓄池沉澱。因此預期不會對水質敏感受體造成不良影響。

清理工作會於物料回收/循環再造設施大樓的清理工場內進行。在清理過程中,採用濕抹法和真空吸塵法清除喉管/設備內部鬆散的塵粒。由於清理器材及設備時沒有以水沖洗,因此清理工作只會產生少量廢水。所有由本工程項目所產的廢水會排放到現有青洲英坭廠的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

負責拆卸的工作人員會產生少量生活污水(每天約2.1立方米)青洲英坭會為拆卸工作人員提供現有的洗手間設施。污水會排放至現有的水處理廠處理。預期處理及棄置工作人員所產生的生活污水不會為水質帶來不良影響。

透過實施良好的工地守則,清拆環熔設施不會對水質造成不良影響。

3.6                           環境監察及審核

毋需為空氣質素及水質進行環境監察。

在清拆工程期間,青洲英坭的代表會聯同承辦商進行每月場地審核,以確保灰塵控制、廢物處理及工地徑流的管理均按照環評報告建議的良好工地守則進行。

環評報告亦制訂了實施緩解措施的綱要,包含建議的緩解措施、監察及審核要求,以及實施單位詳情載於環評報告《附錄C》。


 

 

 

 

 

 

 

 

 

 

本頁特意留空


4                                  結論

根據環評研究概要及《環評技術備忘錄》指引,環評研究已就工程項目的潛在環境影響(包括空氣質素、土地污染、廢物處理及水質)作出辨識及評估。

本研究總結在項目期間執行建議的環境控制措施後,將不會對環境造成不良影響。

同時亦建議定期進行現場審核以確保建議的緩解措施獲得妥善實施。


 

 

 

 

 

 

 

 

 

 

本頁特意留空


目錄

1                      簡介                                                                                             1

1.1                  背景                                                                                             1

1.2                  目標                                                                                             1

2                      項目描述                                                                                    3

2.1                  環熔設施                                                                                    3

2.2                  拆卸方法                                                                                    3

2.3                  清理方法                                                                                    5

2.4                  項目規劃及實施                                                                      6

3                      環境影響                                                                                    7

3.1                  簡介                                                                                             7

3.2                  空氣質素                                                                                    7

3.3                  土地污染                                                                                    8

3.4                  廢物管理影響                                                                           9

3.5                  水質                                                                                          10

3.6                  環境監察及審核                                                                    10

4                      結論                                                                                 1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