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言
赤柱泳灘1980年代初(上)和
2005年(下)的面貌

2005年,數以萬計的泳客到泳灘消閑,市民在清澈的碧波中弄潮和享受日光浴時,大概不會知道20年前,本港許多泳灘都不適宜游泳。回想1980年代初,市區急速發展,對本港環境包括沿岸的海域和泳灘造成莫大的影響。當時,泳灘水質日趨下降,愈來愈多美麗的海灘因受到污染而關閉,令市民不能在濱岸遊玩和水中暢泳。因此,政府於1986年委以環保署重任,負責推行「泳灘水質監測計劃」。今年適逢這項計劃的20週年,我們藉此機會回顧泳灘環境的變化,重溫環保署20年來在維護泳灘水質方面的工作成效。

環保署於1986年開始執行「泳灘水質監測計劃」,第一步便是為計劃擬定目標和準則。經過審慎考慮,我們認定了兩大需要。第一,水質評估必須以慎密的科學研究作為依據。可是當時環保署並沒有可靠的科學數據以界定香港泳灘水質污染的性質和程度,因此環保署便開展了流行病學研究,以評估水中細菌含量與游泳相關疾病風險的關係,從而為泳灘水質監測訂定一套具科學性的水質指標。

  1989年長洲東灣的排水渠改道工程
 

第二,環保署深明只有各方持續共同努力,才可令泳灘水質有顯著的改善。這些長遠措施,包括管制泳灘腹地的污水排放、為泳灘的集水區建設完善的污水收集及處理設施、改道或擴建排污渠、控制禽畜廢物及其他污染源,以及採取其他可行的補救措施。以上措施部份可由環保署自行實施,但亦有些需要其他政府部門或機構互相配合及支援。

環保署執行這些職責已有20年,其間利用現代科技建立了一套成效顯著的泳灘水質監測系統。這項計劃經過多年來的優化及改進,多方面均達到先進水平。制定「泳灘水質監測計劃」時所進行的科學研究結果曾在國際科學期刊發表,受到世界衛生組織的肯定。此外,英國廣播公司亦專題報導香港環保署的監測計劃如何成為東南亞地區的成功例子。環保署除負責計劃的技術工作外,還向政府、學界和公眾提供方便查閱且準確無誤的最新資料,而環保署年報就是其中一個傳訊途徑,讀者可參閱報告所刊載的水質監測數據。

1980年代典型雨水渠把污水直接排至泳灘
 

 

1980年代中期,香港的泳灘一般均處於惡劣狀況。由於大部份公共污水收集系統尚未完善,污水排放問題相當嚴重,往往對泳灘造成污染。港九各處泳灘的腹地常有寮屋或鄉村,這些房屋大部份並沒有接駁公共污水收集系統,家居污水未經處理便直接排放到雨水渠,然後流至沿岸。此外,大部份化糞池系統的作用亦相當有限,而住宅和工商業的污水處理設施亦多未能妥善操作。總體來說,當年香港有大量未經處理的污水流入海港或沿岸泳灘,污染嚴重情況從水質統計數字可見一斑:在全港41個憲報公布的泳灘當中,只有11個屬於「良好」評級。

淺水灣─1980年代終進行的污水收集系統工程
 

 

環保署為了改善泳灘水質迅速地採取多項緊急措施,務求紓緩最受影響泳灘的污染情況。這些「急救」措施包括把香港島南區的淺水灣、中灣、深水灣、石澳及舂坎角的雨水渠改道以減少污染,此項措施的成效立竿見影,區內泳灘的水質頓時好轉。此外,政府並建立多個污水輸送設施將污水輸往處理廠,於1989年啟用設於淺水灣加氯污水處理廠內的輸送設施便是當中的實例。與此同時,署方還投放資源研究污染的根源和規劃污水收集設施,並把握機遇開展了一系列的改善工程。


 

另外,環保署亦制定了多項防污染法規和實施相關的措施。1988年6月,我們推行《禽畜廢物管制計劃》,廣泛向禽畜農戶宣傳法律的規定,使他們了解和遵守各防污條例的規定,其中特別以銀礦灣和釣魚灣等泳灘附近的農場為重點。同時,我們並在全港各區分階段執行《水污染管制條例》,從污染源頭手解決問題,使土地和場所負責人採取有效措施防止環境污染。

環保署較長遠的工作包括規劃和協助實施全港「污水收集整體計劃」。此計劃涵蓋一系列方案,將污水收集系統擴展至全港各區,並建造新的污水處理設施。另外,環保署亦與其他政府部門緊密合作,在各泳灘進行改善工程,例如在觀音灣、長洲東灣和塘福等地提供嶄新的泳灘設施和廁所以減少污染。


  石澳泳灘天晴水淨,市民弄潮為樂

經過多年的努力,香港的海岸環境煥然一新,2005年許多泳灘的水質均有顯著改善。以往泳灘背後稠密住宅樓宇排出骯髒污水、禽畜農場的廢物和雨水渠的排放,均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這些情景今天已不復見。而在港島南區,泳灘水質的變化更是涇渭分明,當年極之污染的泳灘,今天變得澄淨安全,市民一年四季也可到此暢泳和遊玩。1986年本港只有11個「良好」評級的泳灘,而2005年達到「良好」評級的有23個,顯示香港泳灘水質的大幅改善。

  海灘是老少咸宜的消閑運動好去處

雖然過去20年來努力的成果令人鼓舞,但放眼未來,我們仍需繼往開來進一步改善泳灘的水質。2005年,香港大部份泳灘環境怡人,可讓市民安全地游泳、玩樂或享受日光浴。從2005年夏季每月有超過100萬市民到泳灘消閑的數字可見,公眾對泳灘水質充滿信心。

  全年開放讓公眾游泳的銀線灣泳灘
 

2005年內最令泳客煩惱的並非環保署所能管轄的事務,而是連場大雨!2005年夏季的降雨量比往年的平均值高53%,比2004年同期更多近一倍。雖然天公不造美,但泳灘的水質卻並未受到影響,大部份泳灘均維持開放。西貢銀線灣則因接駁公共污水系統,水質大幅改善,足以證明環保署措施的成效。此外政府更實施多項全新的改善措施:例如,繼舊咖啡灣和下長沙在2005年泳季期間安裝防鯊網後,目前本港所有憲報公布的泳灘已全面裝設防鯊網以保障泳客的安全,而關閉24年之久的屯門青山灣泳灘亦在2005年重新開放,實令人鼓舞。有關青山灣泳灘的重開,本報告另有詳細介紹。它是各方攜手管制污染、監測水質的成功例子,讓我們知道只要同心合力,定可促使環境展現更優美的風貌。

2005年內,荃灣區大部份泳灘仍維持關閉。我們將繼續採取措施控制荃灣一帶泳灘的污染源頭,以改善這些泳灘的水質,使它們能重新開放給公眾享用。這些措施包括將區內污水接駁到公共污水收集系統及輸往污水廠處理。此外,我們並計劃為昂船洲排放的污水進行消毒處理,只要公眾同意支付排污費以承擔工程營運費用,計劃便可順利推行。環保署深信若公眾願意分擔污水處理的費用,我們未來幾年的工作將有望使本港所有憲報公布泳灘全面開放供市民游泳。

 

  熱帶天堂?下長沙泳灘

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