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簡介
1.1 支援計劃的背景
全球企業現正面臨一種日益增加的壓力訴求:為所提供商品及服務負上環境的責任。若不理會這種壓力訴求,將要面對的風險包括:由於公司形象受損而損失業務及市場佔有率,未能符合本地或出口市場的法例要求,甚至未能達到客戶或買家的要求。爲了有效控制企業營運對環境造成的負面影響,實施環境管理體系已普遍成爲常用的工具。環境管理亦可帶來各種潛在的裨益,包括改善公司的營運效率從而節省成本,能夠符合法例的要求並減少廢物,提高員工的質素,和提升公司的商譽。
中小企業正面臨同樣的潛在風險及得益。環境保護署在2001年完成了針對中小企業實施環境管理體系的廣泛研究[1],目的在於:
[1] 由商界環保協會主導的中小型企業推行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的檢討
1.
|
找出實施ISO 14001環境管理體系的國際性趨勢和對本地中小企業帶來的市場威脅及商機,並調查本地中小企業推行ISO 14001的情況; |
2.
|
確定本地中小企業的主要行業組別(包括服務業及製造業)的重要性排序,基於社會、經濟及環境的因素,主要行業組別因上述的趨勢而面臨重大的風險,或者獲取最多的利益;以及 |
3.
|
透過對主要行業進行詳細的個案研究,找出推行環境管理體系的障礙,從而制定一套本地中小企業支援方案。 |
研究顯示,引入環境管理體系的要求在很多行業的供應鏈當中,都有日益增加的趨勢。這些要求來自兩個源頭,一是國家及國際法規,二就是買家、客戶機構的政策及採購要求,兩著假以時日都將摒除那些不符合規定的供應商。儘管如此,不超過20%的本地中小企業能夠明白推行環境管理體系的需要和裨益,或者意識到未能取得ISO 14001的認證導致錯失潛在機會。
電機/電子業(來自製造業)和建造業(來自服務業)被確定為中小企業的主要行業,原因是按照公司數目、對本地生産總值的貢獻、僱員人數,以及環境問題(能源消耗、廢物的產生、投訴及違反法例等),這兩個行業在本地的整體排名均為最高。兩者同時面臨最大的環境供應鏈壓力。
根據以上研究發現,環保署於2003年10月委託商界環保協會,就環境管理資訊及ISO 14001環境管理體系方面,向本港的(A) 電機/電子業和(B)建造業中小企提供支援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