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設備試驗
多年來環保署應用新科技來進一步改善水質監測計劃,然而有些新進技術經實地驗證發現並不適合用於香港環境,因此並未被採納。
其中一項試驗過的新科技是利用遙控感測方法進行水質監測。監測儀器設於固定海面的浮標上,可持續測量海水水質,將數據以電子方式傳送回基地。而環保署現有的水質監測必須由工作人員每月前往各監測站實地測量及採集水樣本化驗。
|
遙測海水水質監測系統
|
|
1996年,環保署展開了一項為期七個月的遙測海水水質監測系統試驗,研究遙測技術在香港海域應用的可行性。試驗結果顯示這套設備可產生準確的數據,但在實際操作上卻有許多問題。首先系統安裝和維修費用極高,系統只能在海域內設一至兩個取樣點,不能符合全面的監測計劃下覆蓋全港範圍的需要,此外系統容易發生故障,除了例行維修以外儀器還需經常修理,其中特別易受附生物的影響(例如附設備上滋生的海洋生物),導致感測器失靈。由於遙測裝置長期留在海上,容易遭人破壞、盜取或被暴風或巨浪沖擊。另一重要因素是系統只能計量少量的參數,無法滿足常規水質監測的要求。由於遙測技術的實用性和成本效益未如理想,環保署決定不予以採用進行日常的海水水質監測工作。
採樣程序
環保署人員乘監測船出海收集海水樣本時,首先要確定每個取樣站的位置。回想八十年代,取樣人員主要靠辨認明顯標幟來定位,例如地面上的建築物地標或附近水面的浮標。九十年代新監測船「林蘊盈博士號」啟航後,船上的全球定位系統可確定監測站位置,其後改為差分全球定位系統,定位程度更為精確,在系統指引下監測船每次均可駛到監測站一米範圍內取樣。
|
環保署人員正收集海水樣本 |
|
為了監測海水整體水質狀況,在每個監測站均採集三個不同水深的樣本:水面以下一米(水面)、水面與海床之間中位(中位)及海床之上一米(海底)。早年因所有海水樣本均由人手取樣,所以在每個站位不同水深位置上需要在上、中、下層採集海水樣本各一次。1999年改用電子控制的多瓶式採樣器後,我們只需進行一次取樣便可準確地在三個不同水層採集樣本。
監測計劃中沉積物樣本的採集是利用爪斗式取樣器在海床表面十厘米處進行。取樣器的類型主要根據監測站位的海床深度、水流和需收集的沉積物重量而定。環保署一般採用三類取樣器:適用於淺水的Birge-Ekman爪斗式取樣器(0.023平方米)、Van Veen爪斗式取樣器(0.1平方米)及適用於較深水的Smith-Mcintyre爪斗式取樣器(0.1平方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