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香港的海域

香港土地面积虽然不大,仅有1,104平方公里,但海岸线却非常曲折漫长,从新界(包括九龙)至港岛的海岸线共有456公里,此外本港海域内的263个离岛,亦有长达722公里的海岸线。香港是个面面环海的地方,总海域面积为1,651平方公里。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保护这珍贵的自然资产。

 

香港位于华南沿岸珠江口以东,面向南中国海。西面海域主要受到珠江较混浊的淡水影响,而此情况在夏天雨季时尤为显著;东面海域主要属于海洋性水质。本港受到两股主要海流的影响,夏季受到海南海流的影响(由西南流至东南),而冬季则受到黑潮海流的影响(流向相反)。热带气旋和强烈季候风亦增强了海域水体的混汇情况。

 

香港在其1,700平方公里的海域内,有纷繁多样的海洋环境。东部海域水深(平均水深为20至30米)而水质清澈,盐度高,基本属于海洋性。相反,西部后海湾一带有明显的河口特性,海水被河水冲淡,盐度偏低,水层一般较浅(平均水深为4至10米)而水质混浊(沉积物含量高而透明度低),并带有大量沙泥。

 

位于东西水域之间的维多利亚港,水深可达42米。除了维港以外,本港尚有一些其它内湾或内港,包括吐露港、牛尾海(西贡附近)、东部的大鹏湾和西部的后海湾(英文名为深湾,其实湾内甚浅)和许多设有防波设施的避风塘、船舶泊位和游艇会等。

 

香港海域内的中华白海豚

早在人类到来之前,香港的海域已有丰饶的亚热带水生物栖息,东面清澈的海水中有许多种海绵、珊瑚和海草繁衍,甲壳类、软件动物和鱼类更不计其数,西北部海域则是中华白海豚和河豚的栖息地。

 

自古以来,人类早已在香港附近水域进行各类的经济活动,包括捕捞鱼虾、饲养鱼类及蚝等,这只是海洋在本港居民生活中所扮演角色的一部分。今日的香港已是世界最大和最重要的港口之一,每年有大量船只驶入本港水域运货或载客,此外市民亦会在岸边进行各式各样的康乐及体育活动,每年夏天到泳滩游泳、弄潮滑浪、潜水观赏珊瑚或乘船作乐的市民更是数以百万计,同时海水还有许多实际用途,例如用作发电厂和空调系统的冷却水和冲厕水,经处理过的污水也是由此排出大海。

 

 

香港海洋环境面对的挑战

香港人口于七十及八十年代开始急剧上升,加上工业及城市迅速发展,渐渐对附近海域构成压力,海洋环境亦开始受到损害。城市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一般均排入大海,但由于当时污水系统及处理设施并不完善,大部分污水只经过初步处理或甚至未经处理便予以排放,导致海水中有机和无机污染物不断增加,含氧量下降和细菌水平上升。

 

其后,香港人口持续增长,导致海水污染情况进一步恶化。到了2005年,本港人口增至690万,每日约产生200万公吨生活污水。政府为了替新增人口提供居所,于八十年代开始兴建新市镇。这些新市镇虽然解决了社会和人口问题,可是对周边环境却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例如,新市镇中的沙田及大埔位于吐露港集水区,吐露港由于三面被陆地围绕,湾内的污染物容易积聚而使水质受损。

 

20年前,禽畜业经常直接排放未经处理的废水而构成重大的污染问题。现在年青一代很难想象在八十年代初期,新界大部分地区和有些市区内有上千个鸡场和猪场,几乎所有禽畜农场都将大量的污水直接排入河溪,继而流入沿海海域。

 

淤泥是香港海水水质的另一个威胁。八十年代之前,填海工程和其它市区发展项目内所挖掘和倾倒的海沙海泥一般均不受监管。有些工程在一区海床挖泥(包括曾受污染的海泥),继而在另一区海床倾倒。这类工程除了会影响底栖生物之外,更可能破坏海洋生态环境。

 

大家可能知道八十年代香港工厂数目远多于今日。当时许多工厂尚未北移,大部分密集于观塘、荃湾等地区,数以千计的工厂将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污水渠,继而流入大海。这些来自纺织、电镀、电路板制造、漂染等工业的废水一般均含有大量的化学物质及重金属污染物,严重影响水质。

 

 

开展保护海洋环境措施

总而言之,八十年代初期香港有些海域污染情况严重,但污染管制措施则乏善足陈。为此政府拟划了一套整体重要蓝图,开始实施刚制订的《水污染管制条例》以改善香港海水水质。条例将香港划分为十个水质管制区,根据其集水区及地理特性设立边界,继而为各水质管制区制订了「水质指标」和排污标准。水质指标是有关管制区需达到的水质的质和量特性,以实现海洋保育目标和促进各区海水的实益用途。水质指标亦是长期的环境目标,可赖以改善和保障香港海洋环境。八十年代内,政府开展了其它相关措施,包括1986年颁布实施的《海上倾倒物料条例》,管制本港水域内发展工程的挖掘及倾倒海泥程序。1997年,《环境影响评估条例》正式通过,该条例制订了管制沿岸填海工程等大型发展项目对环境影响(包括对海水环境影响)的框架。有关政府如何采取措施管制水污染问题,本报告的各章节将作详细解述。

 

环保署的监测船 「林蕴盈博士号」

1986年,环境保护署(环保署)正式成立,负责监测香港的海水水质。为此,我们设计了一套全面的海水水质监测计划,于1986年开始推行,其后经过逐步的修订和扩展。监测计划可有效检测各水质管制区的水质指标达标情况。多年来所累积的大量监测数据,有助了解香港长期的水质变化趋势。这些科学资料也可供政府全面评估各水污染管制措施的成效,并规划日后的水质政策。

 

海水水质监测计划有以下的目的和工作方针:

  • 显示沿岸水质状况;
  • 检测水质指标的达标率;
  • 显示水质的长期变化趋势;
  • 为规划水污染管制策略提供依据。

过去20年来,环保署在监测海水水质和实施消减污染措施上取得了相当的成效。香港海水的整体水质指标达标率由1986年的76%,提升至自2002年至今的85%或以上。八十年代,红潮曾是吐露港经常出现的严重污染问题,时至今日,红潮的发生率已大幅降低,本港大部分海域的营养物包括有机污染物及无机污染物的水平亦显著下降。

 

1986-2005年香港海水水质指标整体达标率


虽然本港近年人口持续增加,但环保署所实施的措施却能有效控制污染,使历来水质较佳的区域如牛尾海等海域的水质能持续维持其理想水平。至于维多利亚港,自「净化海港计划」第一期工程实施以后,每日有140万立方米的污水(排入维港污水总量的75%)得到适当处理,使海港很多地区尤其是东面海域的水质大幅改善。

 

在一些邻近市区或属内湾的海域,例如维多利亚港及吐露港,环保署消减海水污染工作的成效尤为显著,而在其它较开放的海域,由于海水本身具有强大的稀释及吸收污染物能力,其长期水质变化并不太明显。除了人为的污染物,其它自然环境变化亦可能影响海水水质,例如来自西面珠江口的水流、暴雨或甚至厄尔尼诺现象等全球性气象在不同程度上均左右海水水质的变化。环保署在过去20年来,录得全港海域的海水温度平均约有摄氏0.3度的上升。

 

香港大部分海域的水质一般比较稳定,对污染源的反应通常也较缓慢。环保署除了评估污染影响和现有消减污染措施的成效外,还监测海水水质,以搜集长期数据分析和确定水质变化趋势。环保署希望清楚掌握受监测水域的海洋环境信息。随更多数据的收集,我们可全面了解香港海洋环境的状况和变化,亦可采取相应策略面对未来的趋势和挑战。

 

 

提供海水水质信息

环保署定期公布海水水质监测计划所收集的数据,使广大市民了解本港的海洋环境状况。每年出版的海水水质年报,均上载于本署网页以供市民浏览。政府的决策、规划部门和学界、研究人员也可根据这些资料,评估一些大型发展项目例如填海及污水排放计划等对海水水质的影响。

 

这是环保署海水水质监测计划的20周年报告。本署一般每年出版一次海水水质年报,但为纪念监测工作开展20周年,今年特别制作了20年的工作报告,回顾多年来的海水水质监测工作,详载监测计划的运作和其发展过程,同时叙述了20年来本港海水的改善和变化趋势。

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