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
公众的环保意识
- 环保署联同环境运动委员会(环运会)举行「2011香港环保卓越计划颁奖典礼暨2012香港环保卓越计划开幕典礼」。
- 环保署与环运会及港铁公司合办「2012年度环运会港铁公司学界环保奖励计划」下的「绿色生活拼贴画比赛」及「绿色生活电脑绘图比赛」。
- 为世界环境日举办一连串活动。活动包括以屋苑住户为对象的「绿色家园大行动」、以减废三大原则为主题的巡回展览及为外籍家庭佣工制作《绿色生活新煮意》低碳食谱。
- 环运会透过「废物源头分类推广计划」推出崭新的玻璃樽回收桶。
奉公守法
- 全面实施监管建筑漆料、船只和游乐船只漆料、汽车修补漆料、印墨、指定消费品、黏合剂及密封剂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的规例。
空气
- 政府宣布将采纳建议的新空气质素指标及推出一系列空气质素改善措施,加强保障公众的健康。政府将会立法实施新的空气质素指标。
- 开始实时发布空气质素监察网络所收集的微细悬浮粒子(亦称PM2.5)每小时浓度数据。
- 环保署联同海事处、运输署、本地船舶营运者代表和一位非政府船机工程专家成立「提升船用轻柴油质素的工作小组」,研究把境内供应的船用轻柴油含硫量上限由0.5%全面收紧至0.05%。
- 政府推出为期3年的资助计划,透过提供一半港口设施及灯标费的宽免,鼓励远洋船在香港水域泊岸期间转用清洁燃料。
- 新登记车辆的废气排放标准由欧盟四期收紧至欧盟五期。
- 公布2011年及2012上半年《粤港珠江三角洲区域空气监控网络监测结果报告》。
- 颁布《指明牌照分配排放限额第三份技术备忘录》,收紧2017年起发电行业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悬浮粒子排放上限。
噪音
- 环保署已就「优质机动设备」行政系统的优化措施谘询持份者,以提倡及推动使用更宁静及环保的建筑设备。
能源
- 全面实施《建筑物能源效益条例》(香港法例第610章)。
- 公布限制销售能源效益较低的钨丝灯泡的公众谘询结果及建议未来路向。
环境评估与规划
- 综合废物管理设施的环评报告已获通过,石鼓洲分区计划大纲图亦已通过法定审批。
废物
- 与18区区议会合作推行社区参与环境保护推广活动计划。
- 完成了一项都市固体废物收费的公众谘询,推动社会和相关持份者参与充分讨论相关议题及研究适当的方案。
- 公开邀请对废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设施的设计、建造及营运有兴趣的投标者参与投标者资格预审。
- 批出环保园第二期一幅土地的租约予一个厨余回收再造商。
- 批出西九龙废物转运站延续合约。
- 批出港岛西及港岛东废物转运站延续合约。
- 招募了1 940 个屋苑/住宅楼宇及804幢工商业楼宇参加「废物源头分类计划」,计划现已覆盖超过全港八成人口。
顾客服务及合作伙伴
- 促成香港专业教育学院开办发展局认可的建造经理环境管理课程。
- 为改进庙宇、火葬场及其他祭祀场所的环保表现,制作了《庙宇、火葬场及其他祭祀场所燃烧纸钱的空气污染控制指引》,并举办了一场研讨会,鼓励业界采用针对空气污染的最佳可行技术。
- 与中华电力、土木工程拓展署及路政署合办年度安全、健康及环保研讨会,推广环保建筑技术。
- 参与发展局的年度「公德地盘嘉许计划」,审核承建商的环保表现,并出任该计划的杰出环境管理奖的评审委员。
- 配合要求「认可公共工程承建商名册」承建商须有ISO14001认证的建议,与香港建造商会合办了一个有关环保法例及ISO14001的研讨会。
- 在两个中小型汽车维修车房商会及香港生产力促进局的恊助下,环保署为环保亲善大使,业界人士及其他持份者举办了一个研讨会,分享有关汽车维修、设计及环保方面的知识。
- 与黄大仙及九龙城区议会合作,为「优质大厦管理比赛」进行环保大厦审核。
跨境与国际合作
- 环境局局长率领环保业访问团前往欧洲,为香港和珠江三角洲区域的绿色和创新技术开拓市场。
- 香港、广东及澳门共同发布《共建优质生活圈专项规划》。
- 在广州「第二届国际(广东)节能展」设立「香港馆」,支持香港环境技术服务业界展示香港的环保科技及服务。
- 协办「第七届国际环保博览」,推动区域环保产业及低碳经济发展;并设立「香港馆」,支持香港环境技术服务业界展示香港的环保科技及服务。
- 确定香港已达到2002年与广东省联合拟定的2010年空气污染物减排目标,并与广东省政府订立2015年四类污染物的减排目标及2020年的减排幅度。
- 颁授「粤港清洁生产伙伴」标志予第四批港资企业,表彰他们在清洁生产方面所作出的努力。
可持续发展
- 收到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纾缓气候变化:从楼宇节能减排开始」社会参与过程的报告及建议。
- 可持续发展基金接受第10轮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