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 前言
- 區偉光先生 > 前言 - 林健枝教授
助理署長(環境評估及噪音)
區偉光先生 |
環境影響評估條例(「環評條例」)的目的是保護整個社會的環境、現時及未來的環境,以至可供持續發展的環境。要達到這目的,實有賴各相關人士真誠合作和緊密聯繫,以及公眾人士支持和參與環保工作。
回顧過往三年,不少工程項目的倡議人均積極探討各種方案,從而採納最符合環保原則的方案,並盡早與其他相關人士坦誠地交流意見。凡此種種,均證實是成功的關鍵。這些倡議人最終順利通過法定環評程序,其中批准環評報告的程序,可以幫助解決許多其他相關的問題。
環評條例由一九九八年四月至二零零一年十二月首三年實施期間,提交的申請超過464宗,而這些申請的工程項目的費用總額逾3,260億港元。供公眾提出意見而展示的工程項目簡介及環評報告分別為157份及53份。已發出的環評概要共86份。獲批准的環評報告共47份,而發出的環境許可證則有199份。通過法定環評程序的申請,涵蓋逾93公里公路及道路、75公里鐵路、355公頃工地平整及發展工程,以及164公頃機場解除運作工程。
至於其他一些工程項目,倡議人及承辦商同樣在建造工程期間與其他相關人士保持聯絡,因而獲得他們的信任及認同,並減少工程對環境所造成的影響。
環評條例使本港的環境大為改善。費用總額逾3,000億港元的工程項目經特別設計,以符合有關環境規定;逾100萬人受到保障,免受不良環境影響;不少具有生態價值的地方亦受到保護,免受摧毀。
法定環評程序是不同相關人士共同參與的程序,涉及的人士或組織計有工程項目倡議人、顧問、環保團體、學術界人士、承辦商及市民。各相關人士無疑要在整個環評條例的程序,由規劃階段、建造階段,以至營辦階段,持續不斷地建立共識與合作關係。隨本港基建項目及發展的需求不斷增加,我們在實施環評條例方面亦有需要提高共識,加強合作。
環評條例的實施使我們有機會讓公眾參與整個環評程序。目前,市民及環境諮詢委員會(「環諮會」)均積極參與法定環評程序。公眾參與的程度,已遠遠超出昔日的環評制度及本港的其他條例。由於有關的重要資料均可經互聯網查閱,環評程序的透明度已大大提高,並成為本港及世界上透明度最高的程序之一。
儘管如此,我們絕不能因而自滿,反之,更應致力不斷作出改善,並與相關人士建立合作關係,以達致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