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1                      引言                                                                                               

1.1                   項目背景                                                                                       

1.2                   本工程項目的必要性                                                                   

1.3                   環評研究目的                                                                               

2                      工程項目說明                                                                               

2.1                   現有環境                                                                                       

2.2                   其他方案的考慮                                                                           

2.3                   工程項目設計                                                                               

2.4                   施工計劃                                                                                       

2.5                   維修疏濬                                                                                       

3                      環境影響摘要                                                                               

3.1                   引言                                                                                               

3.2                   空氣質素                                                                                       

3.3                   噪音                                                                                               

3.4                   水質                                                                                               

3.5                   陸地生態                                                                                       

3.6                   漁業                                                                                               

3.7                   廢物管理                                                                                       

3.8                   土地污染                                                                                       

3.9                   文化遺產影響                                                                               

3.10                 景觀及視覺影響                                                                           

3.11                 環境監察與審核要求                                                                   

3.12                 總結                                                                                               

 

1                                           引言

1.1                                     項目背景

深圳河是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深圳經濟特區之間的分界河。為了預防附近地區出現嚴重水浸情形,並改善兩岸居民生活,香港特區政府和深圳市政府攜手合作,於1997年至2006年間,完成了第一、二和三期的深圳河治理工程。這三期工程治理了從平原河匯合點至深圳河口之間長約13.67公里的深圳河。

第四期治理工程是提高深圳河的防洪標準,同時亦會配合擬議發展的蓮塘/香園圍新口岸計劃。第四期工程會在第三期工程的終點開始,為平原河匯合點至蓮塘/香園圍口岸上游約1.4公里之間的一段深圳河(長約4.5公里)進行治理工程(以下簡稱“本工程項目”)。此外,為配合這項治理工程,現時長約4.5公里,沿著河道伸延的邊界巡邏道路和圍網,都需要改道重建。本工程項目的位置和走線均展示於1.1

長江水資源保護科學研究所及香港環境資源管理有限公司受深圳市治理深圳河辦公室和香港政府渠務署共同委託,進行第四期深圳河治理工程環境影響評估研究(是次研究)。

本行政摘要概述了香港方面所需要的環評研究主要結果。

 

1.2                                     本工程項目的必要性

深圳河的集水區是一個扇形系統,上游的河流都短且急。因此,可能會在短時間內有大量水流從這些河流匯集至深圳河。在大雨期間,洪峰可以在數小時內到達深圳河下游河段。若在颱風期間下大雨,深圳河的水浸風險會特別顯著,因為颱風引起的海水漲潮會阻礙雨水經深圳河排入海中。在進行治理工程前,深圳河沿岸經常發生水浸事件。在完成第三期治理工程後,深圳河的防洪能力已獲得改善,而發生水浸的頻率亦已降低。

本工程項目所要治理的一段深圳河比較平坦、狹窄和彎曲;河道闊窄不一,而且河床和河岸均已受侵蝕;部份河堤亦已傾塌。現時的防洪能力介乎兩年一遇至二十年一遇之間,未能符合中國國家標準(二十年至五十年一遇)或香港標準(五十年一遇)。

1.2所示,是預測在五十年一遇的洪水中會出現的水浸情況。從圖中所見,洪水會淹浸深圳河沿岸村落,包括打鼓嶺村、較寮村、竹園村、松園下村,以及邊界巡邏路和部份蓮麻坑路。因此,有必要進行本工程項目,以加強這段深圳河的防洪能力,並保障沿岸居民的安全和邊境保安。此外,為了符合擬建的蓮塘/香園圍口岸所要求的防洪標準,亦有必要進行本工程項目。

1.3                                     環評研究目的

本項目屬於環境影響評估條例指南附表21I.1項所述的指定工程項目,因此,在施工和運作前必須先取得環境許可證。

是次環評研究的整體目的,是要就本工程項目對環境可能造成的影響,提供有關其性質和範圍的資料;並建議適當的緩解措施,以便控制各項潛在環境影響,務求能夠符合環境影響評估程序的技術備忘錄(以下簡稱環評技術備忘錄)的要求;以及確定本工程項目在環保要求方面的可接受程度。在環評研究大綱中所羅列的已知主要環境事宜包括:空氣質素、噪音、水質、生態、漁業、廢物管理、土地污染、文化遺產和景觀及視覺等方面的影響。

是次環評是按照環評技術備忘錄所闡述的評估準則指引而進行。一般評估程序大致上包括:基線環境情況說明,鑒別和評估可能產生的環境影響,以及建議相應的緩解措施和環境監察計劃。是次環評研究是採用行之有效和已獲國際接受的方法,並根據合理的最壞情況而進行評估。

2                                           工程項目說明

2.1                                     現有環境

深圳河是深圳和香港境內多條河流的排水河道。在深圳境內的主要支流包括梧桐山溝、徑肚溝、長嶺溝、禾叫壟溝;而在香港境內則有平原河和缸排水道。

香港方面的工程地點位於新界邊境禁區內的郊區。四周環境主要是荒廢的農地和零散的鄉郊村屋。

2.2                                     其他方案的考慮

2.2.1                               設計重現期

本工程項目在訂定各項設計準則時,已遵循內地和香港的相關法例和指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防洪標準GB 50501-94)和城市防洪工程設計規範CJJ50-92),深圳河的設計重現期應該介於2050年。在香港方面,渠務署出版的「雨水排放手冊」建議主要鄉郊集水區排水道的水浸程度預訂重現期為50年。在參考上述各種相關法例和指引,以及第一、二和三期治理工程所採用的設計準則後,深港兩地政府均同意,第四期治理工程的防洪措施必須達到50年重現期的設計排放量。

2.2.2                               防洪措施分析

在可行性研究時考慮過的防洪措施包括蓄洪、分洪和河道修改。防洪措施比較了這些措施的防洪效果以及在土地和環境方面的限制。可行性研究根據這些初步評估結果,提出了一個結合河道修改工程和蓄洪措施的方案,作為第四期治理工程的最可取方案。

2.2.3                               設計方案

是項工程的設計原則,是以合理的生態設計來保護河流兩岸居民的生活,並保持河道和兩岸生境的天然性質,藉此保護生物多樣化。此外,設計和佈局上的規劃,亦應該配合日後的蓮塘/香園圍口岸。可行性研究共擬訂了兩個設計方案供深入探討:

方案A盡量保留深圳河有關河段的現有走線,亦會盡量避免進行大規模的挖掘、疏濬或填河工程。同時,會按照河道現有情況而採用不同的河道設計,例如梯形、垂直形或複合型河道。深圳河有關河段的中線長約4.5公里,並會建造一個容量達80,000立方米的滯洪池。河畔坡度會介乎1:21:5之間,而河床的標準闊度則會介乎1432米。

方案B深圳河有關河段將會被拉直和擴闊,中線會長約4.5公里,並會建造一個容量達80,000立方米的滯洪池。治理工程會以梯形的露天河道為主,其河畔坡度是1:3。河床的標準闊度則會介乎1416米。

這兩個方案在不同範疇的表現都經過評估,其中包括土地要求、環境影響、運作期間的管理和維修,以及建造成本。方案A和方案B的設計排水容量都能夠應付五十年一遇的洪水。兩個方案的管理和維修都很簡單,成本亦低,而且設計和布局規劃都能夠配合擬建的蓮塘/香園圍口岸。方案A將會保留現有河道的走線,並會在改建後形成多樣化的河道和河岸生境。它比方案B需要較少額外土地,特別是在香港境內的土地。方案A的建造成本亦比方案B少。無論在土地要求、環境影響和建造成本方面,方案A都是最可取的選擇,因此會被採納為本工程項目的設計方案,以便進行詳細設計和環評研究。

2.2.4                               施工次序和方法

基於保安理由,香港境內的邊界巡邏路重置工程會在河道修改工程前展開;而且會首先建造蓮塘/香園圍口岸附近的路段,以便配合口岸的發展計劃。

河道修改工程會從下游河段開始,分四期完成。在同一時間會同時進行兩期工程可以在控制環境影響的幅度和照顧整體工程進度之間取得平衡。在雨季和風季時的大雨,會令施工中的工地徑流增加。為了減低對水質的影響,河道挖掘工程會安排在旱季(11月至翌年3月)進行。

在進行河道修改工程時,需要疏濬河中的沉積物。由於工地的限制和河水較淺,本工程項目難以使用挖泥船,因此會採用岸上的挖泥機。

在疏濬河床時,若直接在河床挖泥,會在整個疏濬期間在河水中產生沉積物卷流。因此,本工程項目會以麻包袋築成圍堰,然後在圍堰範圍內疏濬河床。這樣,挖泥時所揚起的沉積便會被圍堰擋住,因而減低對水質影響。河道改道工程會在挖掘和建造工程動工前展開。當在河道一側進行挖掘工程和設置河堤地基時,河水會被引導至另一側的河道流走。這樣便可以確保河水可以無間斷地沿河而下,從而減少干擾河流的水文情況。

2.3                                     工程項目設計

本工程項目各個部份的位置和走線均展示於2.12.5。整個工程項目的範圍包括:

改善一段長約4.5公里的深圳河;

重置一條邊界巡邏路,以及約4.5公里的邊界圍網;

在深圳一側的旱季污水截流;及

相關的環境美化工程。

2.3.1                               河道修改工程

擬議進行的第四期治理工程會治理一段長約4.5公里的深圳河。工程會從平原河交匯處(即第三期治理工程的終點)開始,經過深圳的羅芳污水處理廠、羅芳橋、羅芳村,以及位於香港的較寮村和竹園村,並會以香港的白虎山為終點。此外,河流底部將保留為自然河床。在幾個蜿蜒的急彎地點,將建成漫灘並種植現有品種的植物,在仿照自然河道的同時亦能達到要求的設計防洪標準。

這些工程的設計原則,是以合理的生態設計來保護河流兩岸居民的生活,並保持河道和兩岸生境的天然性質,藉此保護生物多樣化。從2.12.5可見,設計的走線會盡量依循現有河道,藉此減少改變現有河道的縱剖面和蜿蜒性質,並減少所需土地和避免進行大量挖掘和填土工程。

河道沿線會採用梯型河道、複合河道和垂直岸牆等多種形狀的河道。擬建的滯洪池會位於竹園村附近,面積達22,000平方米,容量為80,000立方米。滯洪池的入口和出口都會採用溢流堰。

2.3.2                               重置邊界巡邏路和圍網

本工程項目的設計和施工計劃,都把深圳河相關河段的邊界巡邏路和圍網重置工程納入第四期治理工程中。

在香港境內的邊界巡邏路的設計,會按照香港政府運輸署所出版的運輸策劃及設計手冊和指引設計。由本工程項目重置的邊界巡邏路全長約4.5公里,闊約3.5米。路面會以瀝青混凝土鋪築。每隔200300米會設置避車處(長12米、濶6米)。邊界巡邏路兩側均會建造邊界圍網。第一線和第二線圍網的高度分別是4.6米和3.5米。第一線圍網會裝設保安感應系統和帶刺鐵線。

是次研究所涵蓋的深圳河段邊界巡邏路和圍網重置工程,會由渠務署管理,作為本工程項目的「前期工程」。現時,建築署正在管理白鶴洲至沙頭角的一段第二線圍網建築工程和邊界巡邏路重置工程。

2.3.3                               深圳境內的旱季污水截流

現時深圳的污水和雨水分隔並非十分有效,因此深圳境內排放至深圳河的雨水排放點均受污染。本工程項目會把這些旱季污水引至深圳的羅芳污水處理廠,藉此改善深圳河水質。

項目會建造24個溢流沙井來收集旱季污水;並會建造無壓污水管道,以便把旱季污水運送至羅芳污水處理廠。

2.3.4                               環境美化工程

河道兩岸的環境美化工程會重建天然的河岸生態系統,務求能夠促進當地的生物多樣化程度、保護水資源和避免侵蝕。在設計河道沿線的景觀時,會考慮當地的特點和鄰近地區的土地用途規劃。

2.4                                     施工計劃

主要工程的施工階段需時44個月。本工程項目會包括一份建造香港境內邊界圍網和巡邏路的前期工程合約,施工期從20122月起至20151月止,維時約36個月。本工程項目的建議施工計劃展示於2.1

2.1              施工計劃

 

階段

日期

需時

工程說明

1

前期工程

20122月至20151

36個月

建造香港境內的邊界圍網和邊界巡邏路

2

準備階段

20133月至7

5個月

招標;收回土地

3

準備工程

20138月至9

2個月

建造前往工地的通道和工地辦公室、清理工地、工地準備工程等。

4

施工

201310月至201612

39個月

本工程項目的主要建築工程,例如疏濬河中沉積物和挖掘泥土、建造深圳境內的滯洪池、邊界圍網和巡邏路、河道改善工程、旱季污水截流工程。

5

善後工程

20171月至20173

3個月

拆卸各項臨時結構、進行環境美化工程等。

2.5                                     維修疏濬

根據沉積模擬結果顯示,工程地點內深圳河段的沉積物極少,因為該河段的縱向坡度較陡峭,而且河段不受潮水影響。因此,預計該段河道只需定期進行小規模的維修疏濬工程(具體頻率會透過運作階段的沉積物監察措施決定),而且,與施工時的建設疏濬工程相比,維修疏濬工程的規模非常小。

在深圳境內的滯洪池內可能需要進行沉積物維修疏濬,並會由深圳方面負責。由於滯洪池只會在雨季發生豪雨時作蓄洪之用,因此,預計沉積物累積的速度會較低。鑑於計劃中的滯洪池只有2.2公頃,若需要進行維修疏濬,其規模和挖泥體積都會顯著地少於建造工程的疏濬工程。


3                                           環境影響摘要

3.1                                     引言

本節摘述本工程項目在施工和運作時可能造成的環境影響。

3.2                                     空氣質素

3.2.1                               施工階段

施工階段主要對空氣質素可能產生影響工程包括:挖掘泥土、建造基堤、旱季污水截流、環境美化工程、重置邊界巡邏路和圍網等工程所產生的建築塵埃,以及疏濬工程和處理河流沉積物時可能發出的氣味。

在實施各項建議的塵埃控制措施和良好工地管理方法後,本工程項目在施工期間將不會對已知的空氣質素敏感受體造成不良的塵埃和空氣質素影響。顧問建議在施工期間進行塵埃監察,以確保本工程項目能夠符合香港空氣質素指標的要求。

一般認為,已作除污的沉積物對四周環境造成的氣味影響極少。與已除污的沉積物的酸性揮發硫化物濃度相比,在本工程項目地點所收集的沉積物樣本的酸性揮發硫化物濃度比它低得多。被挖出的沉積物會存放在封閉的箱內,並定期運離工地處置。因此,由挖泥和處置河中沉積物而造成的潛在氣味影響將會極少。

3.2.2                               運作階段

預計河道和滯洪池只需進行頻率很低的維修疏濬工程,而且規模比建設工程中的疏濬工程小得多。此外,本工程項目所進行的旱季污水截流,會把來自深圳未處理的污水輸送至深圳的污水處理廠(污水現時排入深圳河)。因此預計,在本工程項目竣工後,研究區內的水質和沉積物質量都會有改善。維修時進行疏濬工程和處理沉積物,只會造成極輕微的潛在氣味影響。考慮到疏濬工程的需要不頻密、沉積物的數量和在深圳測運送沉積物的卡車或船隻的數量有限,預計不會造成不良的累積空氣質素影響。

擬於蓮塘/香園圍口岸建造的污水處理廠會完全封閉,而且廠內的氣體亦會經過除臭後才會排出大氣中,因此,預計對已知的空氣質素敏感受體不會受到累積氣味影響。

3.3                                     施工噪音

本工程項目在施工階段對噪音敏感受體可能造成的噪音影響主要來自施工時使用的機動設備。由於部份噪音敏感受體非常接近本項目的工地,因此需要實施緩解措施來紓緩建築噪音影響。建議採用的緩解措施包括:良好的工地管理方法、採用低噪音機動設備流動隔音屏障,以及妥善編排機動設備/建築工作的時間。在實施各項緩解措施後,具代表性的噪音敏感受體在整個施工期間所受到的建築噪音,低於75分貝(A)的建築噪音準則。顧問建議在施工期間進行噪音監察,以確保本工程項目能夠符合相關的噪音準則。

3.4                                     水質

是次研究已找出本工程項目在施工和運作期間可能對水質有影響的潛在來源,並運用行之有效的數學模擬方法來評估有關的潛在影響。這項模擬研究評估了多個有關本工程項目在施工時和維修疏濬時釋放污染物(包括懸浮固體、重金屬、營養和微量有機污染物)的假設情況(包括多個最壞情況);亦評估了在運作期間水流力學情況的變化。

3.4.1                              施工階段

根據預測,建議進行的建築工程可能造成的影響大都會局限於特定工地地區。在妥當地實施各項建議的良好施工方法後,預計沉積物的擴散不會對已知的水質敏感受體造成不良的水質影響。

3.4.2                              運作階段

顧問預計本工程項目在運作階段對本工程項目地區將會造成良性的水流力學變化,而不會造成任何不良影響。預計各個已知的水質敏感受體都不會因為本工程項目的運作而受到不良的水質影響。在本工程項目地點內的維修疏濬工程,無論是規模或挖泥體積,都會顯著地少於建設工程中的疏濬工程。因此,本工程項目整體上不會產生不良水質影響。

是次研究亦已考慮蓮塘/香園圍口岸在運作時可能造成的累積水質影響,預計不會產生不良影響。

3.5                                     陸地生態

顧問在研究區內錄得的生態資源包括十二種生境(林地[包括風水林]、種植區、多灌木草地、低窪草地、低窪沼澤草地荒棄農地、乾旱耕地、水耕地、小溪/河流、水道、池塘和已發展地區),其中只有兩種不在本工程項目地點內(多灌木草地和池塘)。這些生境中,低窪草地、乾旱耕地、水耕地、水道、池塘和已發展地區(包括道路/小徑)都只具低生態價值;而次生林地和深圳河以外的小溪/河流則具有中等生態價值;風水林具有高等生態價值;其餘生境(種植區、多灌木草地、荒棄農地、低窪沼澤草地和深圳河)的生態價值則屬低至中等。位於研究區內但在本工程項目地點外的一小段平原河可能是彩鷸的繁殖地,因此具有低至中等生態價值。研究區內共錄得286種植物,其中只有一種具有保育價值(牙香樹),是在研究區內的松園下南面次生林地內錄得的。在本工程項目地點內沒有錄得任何具保育價值的植物。

在調查期間,研究區內共錄得38種具保育價值的野生動物,包括六種哺乳類動物、二十六種鳥、兩種爬蟲類動物、種蝴蝶和一種蜻蜓在這些物種中,只有十三種是在調查期間於本工程項目地點內錄得,其中十二種是流動性非常高的鳥類(褐翅鴉鵑、普通鵟、游隼、黑鳶池鷺,、夜鷺、蒼鷺、大白鷺、中白鷺、小白鷺、綠翅鴨和白胸苦惡鳥)。另外一種是芒蛺蝶,雖然流動性沒有上述鳥類高,但在附近有很多類似生境可供生存。因此預計,這些物種只會受到較低的影響。

本工程項目會令部份生境永久消失。在施工期間,深圳河會受滋擾,但在河道改善工程完工後,將會形成更多小溪/河流生境(超過2公頃)、林地(約2公頃)和河岸綠化區(超過4公頃)。由於區內的生境只具有較低的生態價值,而且動物種類/多樣性亦偏低,本工程項目的影響會較低。評估結果顯示,在實施各項建議的緩解措施和良好施工方法後,預計不會造成不可接受的生態影響。

3.6                                     漁業

顧問在本工程項目地點的500米研究區內,共找到一個使用中的魚塘和三個已棄用的魚塘。預計本工程項目在施工或運作期間,不會對魚塘的魚類養殖資源造成直接或間接的負面影響。

3.7                                     廢物管理

3.7.1                              施工階段

在施工階段會產生廢物的主要活動包括:挖掘河中沉積物、挖掘泥土、建造河堤、旱季污水截流工程、環境美化工程,以及重置巡邏路和邊界圍網。這些活動可能產生的廢物包括:被挖出的河流沉積物、拆建物料、化學廢物、污水和一般垃圾。

在香港境內的前期工程預計會產生18,750立方米的拆建物料。其中約有15,000立方米會是惰性物料,但不適合在工地上重用。因此,會棄置於香港的公眾填料接收設施。約有3,750立方物的小量建築廢物(非惰性拆建物料)會被棄置於新界東北堆填區。

河道修改和相關工程預計會產生共約690,200立方米掘出物料,其中包括95,000立方米的河流沉積物和595,200立方米的拆建物料。在95,000立方米河流沉積物中,約有27,000立方米低於化學物質低量值的沉積物(L類)會被運往珠海黃茅島處置;而其餘約68,000立方米受污染的沉積物(M類和H類)運往香港境內的第1類(專用)或和第2類海洋棄置設施處置,具體地點則由土木工程拓展署海洋填料委員會決定。在595,200立方米的拆建物料中,約114,800立方米的惰性拆建物料會在現場的回填工程或河堤建築工程中重用,而剩餘的拆建物料(約471,200立方米)則會運往珠海的黃茅島處置。河道修改和相關工程產生的約9,200立方米的建築廢物(非惰性物料)會棄置於深圳的堆填區。

在施工高峰期間(在進行河道修改和相關工程時),每日約會產生878.5公斤的一般垃圾(195公斤來自前期工程,682.5公斤來自河道修改及相關工程)。這些垃圾會被棄置於深圳的堆填區或香港的新界東北堆填區(前期工程的垃圾)。若能妥當地收集這些一般垃圾,並定期加以處置,本工程項目將不會對環境造成任何不良影響。

對於化學廢物,會按照包裝、處理及存放化學廢物的工作守則予以處理。前期工程所產生的化學廢物,會由持牌化學廢物收集商收集,並運往化學廢物處理設施處置。河道修改和相關工程所產生的化學廢物會被收集,並運往深圳的持牌危險廢物處理設施處置。

在實施一般良好工地管理方法後,本工程項目在施工期間處理、運送和處置廢物時,將不會對環境造成不良影響。

3.7.2                              運作階段

本工程項目在運作期間,會為河道和滯洪池進行維修疏濬工程。由於疏濬工程的工程規模較小,預計沉積物的數量會少於施工階段的疏濬工程產生沉積物體積。在棄置和處理被挖出物料時,會遵照環境運輸及工務局34/2002號技術通告的要求。

在實施一般良好工地管理方法後,本工程項目在運作期間處理、運送和棄置廢物時,將不會對環境造成不良影響。

3.8                                     土地污染

在進行工地調查時,顧問發現工程地區附近有數個潛在的商業及工業發展地點,其中包括:已棄用的禽畜農場、苗圃、非營運中的工業設施(腐竹廠)及其煙囪、警署及其危險品儲存室,以及為平原河而設的抽水站。是次研究評估了這些設施對項目地區造成土地污染的風險,並發現只有一個地點需要進行工地勘察,以確定泥土是否已受污染。根據土壤分析結果顯示,可能受到土地污染的地點沒有顯著的污染情況。所有參數的測試結果都低於相應的按風險釐定的污染整治標準–鄉郊住宅指標。由於在3米(地面以下)的取樣深度處沒有任何地下水,因此沒有收集任何地下水樣本。在處理被掘出的泥土時不會對人類構成任何風險,因此無需對泥土進行深入評估或除污。

基於上述結果,預計預計本工程項目不會產生來自污染泥土的潛在影響。

3.9                                     文化遺產影響

文獻檢閱和實地調查都沒有在本工程項目的文化遺產影響評估研究區內發現任何法定古蹟和政府文物地點。在文化遺產影響評估研究區內共發現五座已評級的歷史建築、一座無級別歷史建築、十六座歷史結構、七個墳墓和四個文化/歷史景觀特色;並在本工程項目的竹園和白虎山地區的考古調查中,發現次生考古堆積。至於本工程項目的其他地區並沒有考古潛質,預計不受工程影響。如本工程項目在詳細設計期間修改施工範圍而該範圍又未有進行過評估的話,項目倡議人須要重新探討是否需要再進行考古調查及其影響評估,以及諮詢古物古蹟辦事處之意見。

然而,已知的建築文物特色地點都遠離本工程項目地點,因此不會直接或間接地受到本工程項目的影響。本工程項目在施工和運作階段都無需實施任何緩解或監察措施。

考古調查在本工程項目的竹園和白虎山地區只發現次生考古堆積,找到原生考古堆積的機會很低。因此本工程項目預計不會對重要的考古資源構成潛在影響,亦不需要進行考古監察。根據「古物及古蹟條例」的要求,倘若在進行挖掘工程時發現古物或假定古物,項目倡議人應該馬上通知古物古蹟辦事處。

3.10                                景觀及視覺影響

景觀影響方面,是次研究在研究區內共發現十八個景觀資源和四個景觀特色區。其中有八個景觀資源/景觀特色區可能會受到輕微或中等程度的影響。

景觀特色區LCA4(自然河流和洪泛平原景觀 景觀資源LR2(天然河溪)和LR8(低地灌木草原)可能會受到中等程度的剩餘負面景觀影響。

景觀特色區 LCA1定居農業低地景觀)、景觀資源LR4山坡林地)、LR5低地林地)、LR9耕地)和LR10荒棄農地可能會受到輕微的剩餘負面景觀影響。

在運行期的第一天,實施緩解措施後,有一個景觀特色區及兩個景觀資源(包括景觀特色區LCA4(自然河流和洪泛平原景觀 景觀資源LR2(天然河溪)和LR8(低地灌木草原))可能會受到中等程度的剩餘負面影響;有五個景觀特色區/景觀資源(包括景觀特色區LCA1定居農業低地景觀)、景觀資源LR4山坡林地)、LR5低地林地)、LR9(耕地)和LR10(荒棄農地))可能會受到輕微的剩餘負面景觀影響;其餘十三個景觀特色區/景觀資源(包括景觀特色區LCA2(自然植被山坡景觀)、LCA 3(經修直河道景觀)、景觀資源LR1(經修直水道)、LR3(池塘)、LR6(風水林)、LR7(山坡上的灌木草地)、LR11(商業農場)、LR12(村區)、LR13(傳統村落區)、LR14(荒廢村區)、LR15(寺廟)、LR16(郊區建築 /露天貨倉區)和LR17 (發展中區),但不包括而景觀資源LR8(道路))可能會受到微不足道的剩餘負面影響;而景觀資源LR8(道路)如果不是有少許正面的影響則是微不足道的負面影響。在運行期的第十年,當所有自然和人工種植的植物有足夠時間成長後,所有景觀特色區/景觀資源均會受到輕微或微不足道的剩餘影響,而對景觀資源LR8(道路)的影響如果不是維持少許正面的影響則是微不足道。

其它景觀特色區/景觀資源只會受到微不足道的剩餘影響。

視覺影響方面,是次視野範圍內共找到5個視覺敏感受體,來自兩個類別(居民和道路使用者),並被確定為具代表性的視覺敏感受體。本研究已在三個覺敏感受體位置製作集成照片,展示本工程項目對這些視覺敏感受體構成的視覺影響。另外,兩個計劃中視覺敏感受體也被納入是次研究,分別是重置後的竹園村和將來經新口岸過境的旅客。

施工期實施緩解措施後個視覺敏感受體(包括打鼓嶺村居民、較寮村居民和現時的竹園村居民)可能會受到中等程度的剩餘影響。另外,三個視覺敏感受體(包括蓮麻坑路的道路使用者、松園下居民和重置後的竹園村居民)可能會受到輕微的剩餘影響施工期的影響評估不適用於一個視覺敏感受體(經新口岸過境的旅客),因為該視覺敏感受體在施工期尚未出現。

在運行期的第一天,實施所建議的視覺緩解措施後將有四個視覺敏感受體(包括打鼓嶺村居民、較寮村居民、蓮麻坑路使用者和如果未被重置的竹園村居民)受到輕微的剩餘影響;兩個視覺敏感受體(包括松園下居民和重置後的竹園村居民)受到微不足道的剩餘影響。此時新口岸則尚未運行,因此對於經新口岸過境的客的視覺影響不適用。在運行期的第十年,當所有自然和人工種植的植物有足夠時間成長後,所有視覺敏感受體(包括於已運行的新口岸的過境)均會受到微不足道的剩餘影響。

根據環評技術備忘錄附件10的要求,這些景觀及視覺影響評估結果在實施緩解措施後屬可以接受。

3.11                                環境監察與審核要求

是次研究建議在進行河道修改及相關工程時,在指定的敏感受體處監察塵埃、噪音和水質。此外,在河道修改及相關工程和前期工程的整個施工期間,必須進行實地環境審核,以確保各項建議緩解措施均得到執行和完成的綠化種植在一年的保養期內得到監測。

本工程項目將會在項目運作期間進行鳥類監測計劃,以監察被重置或恢復的生境。在完成綠化種植後,項目會對於鳥類的出沒及數目進行一年的監測。

3.12                                總結

是次環境影響評估認為,若能實施各項建議的緩解措施,本工程項目的施工和運作都不會對環境造成不可接受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