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符合法例要求
與電機及電子業有關的公司,不論規模大小,都明顯要面對主要的供應鏈壓力,就是要符合環保法例及規管要求。為財務理由,電機及電子業公司都會避免觸犯環保法規。附錄E[2]列載有關的現行條例及規例一覽表,當中包括︰
|
環保條例及規例
- 空氣污染管制條例、保護臭氧層條例、噪音管制條例、水污染管制條例、廢物處置條例、環境影響評估條例;及
|
|
相關的環保條例及規例 - 工廠及工業經營條例、職業安全及健康條例、危險品條例、古物及古蹟條例、公眾衞生及市政條例及其他環保法例。
|
符合製造廠所在地區的環保法例,是經營電機及電子業的基本條件。然而,越來越多環保法例不僅針對製造過程產生的污染,還會處理整個產品的生命週期(例如:運作或處置過程)將產生的潛在影響。國家的環保要求及法例因而變得對產品越來越重要,並與產品的製造過程密切相關。
大多數公司會要求其供應商符合本地及全球性的環保法例。飛利浦、新力、東芝等公司要求供應商盡早配合一些跨國法例及措施的最新趨勢,例如歐盟發出的《有害物質使用限制指引》及《電器及電子設備廢料處理指引》,有關詳情會在第四節進一步討論。
每個客戶均有不同的要求,例如飛利浦公司會要求供應商採取措施,更改現有的設計及生產方式,以配合將來大量生產無鉛「環保」產品的需要。除此之外,如諾基亞亦會要求供應商提供符合有關監管規定的証據。一些根基穩固的全球性電器及電子消費產品製造商 (如飛利浦和伊萊克斯) ,更意識到他們有責任確保其產品在使用期結束時循環再造或妥善處置。他們會與零件供應商緊密合作,透過可循環再造的產品設計計劃以及投資在有效率的廢電器處置系統,以加強競爭優勢。
3.2 環境管理體系及ISO
14001認證
鑑於全球的環保法例越來越多,推行環境管理體系或獲取ISO14001認證已被視為對環保、符合法例及改善環保表現的承諾。取得認證能有助製造商獲得認同,並可保證其良好的環保表現。很多「具環保意識」的電機及電子業製造商均可透過ISO
14001環境管理體系直接得益,他們亦會尋求方法向整個供應鏈宣傳這些要求。
在研究對象的公司中,除了伊萊克斯外,所有公司均要求供應商在某程度上實施環境管理體系。三間公司 (飛利浦、松下/Panasonic
及通用汽車) 要求供應商必須取得ISO
14001認證
(只限於產品的直接供應商)
,而其他公司 (東芝)
則優先選用已取得認證的供應商。其他公司要求或「期望」供應商執行環境管理體系或一些環境管理體系元素
(如環境政策) ,但並無明確要求取得認證 (如飛利浦、新力、東芝、惠普及諾基亞)
。
有些公司亦向供應商提出具體期限,要求就主要的生產設施獲取ISO
14001認證,作為建立長期合作關係的其中一項條件。一個極端的例子 (如飛利浦),這些有期限的要求更被延伸至第二層供應商 (次供應商)。新力更透過實施「上游管理」的方式,明確要求供應商控制環保表現
(透過建立環境管理體系及認證) 。
3.3
環保產品設計或「環保設計」
環保產品設計或環保設計是一種從工程設計角度出發,在設計過程中著重防止污染及保護資源。環保設計與生命週期分析關係密切,並涉及盡量減低物料及能源的消耗,同時充分擴大循環再造及再用的設計程序。環保設計尋求開發創新產品,從而在達致成本和業績目標之餘,更可在整個生命週期內減少污染及廢物。環保設計更被視為一個包含廣泛的用詞,用以描述在進入生產階段之前涉及的一整套技術,其中結合環保的產品及服務設計。在電機及電子行業的環保產品設計或環保設計,通常用以解決三種問題:(i)
有害物質的控制或禁用;(ii)
可循環再用性、可循環再造性、耐用性以及容易棄置;(iii) 能源效益。
事實上,所有要求環保產品設計的公司均要求控制或禁止使用有害化學物質。大部分公司(例如新力、飛利浦、松下、通用汽車)
均有一份禁用物質清單
(多數來自歐盟的《有害物質使用限制指引》中的項目,其中鉛焊料最受關注) ,並要求就供應的產品說明使用有關物質的份量。
有些公司如諾基亞、惠普、松下、東芝及通用汽車,對能源效益和廢物棄置方面提出了要求,並對可循環再用性、可循環再造性、耐用性或已再造成份提出要求。供應商更要提供有關的資料,包括產品使用期結束後的處置建議。惠普制訂了有關產品循環再造和棄置的標籤規定,該規定可能來自法例或惠普本身的要求。雖然有些公司如東芝僅聲明對符合其環保產品設計準則的項目「給予優先權」
(大多涉及控制或禁止使用有害化學物質) ,但他們要求透露相關的資料以證明這些項目的環保設計優點。同樣地,諾基亞並未有指定的禁用物質清單,但可能要求供應商申報其供應原料的成份。
有些供應商 (如新力及諾基亞) 甚至對他們的供應商在環保產品設計的能力方面,有更高的期望。新力要求其「環保伙伴」(即新力認可的供應商) 具備應有的技術創造新力要求的新科技及零件的技術水準
(其中很可能包括環保產品設計)
。諾基亞則要求所有供應商在產品開發的所有階段考慮環保設計,並充分利用任何方法去減少有害成份,以及盡量利用可循環物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