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 如何進行策略性環評?
方法及在香港的應用


方 法

備 註

在 香 港 的 應 用 情 況
(I) 情 況 分 析
     
a. 預測
  • 根據過去數年可見的趨勢及機制。
  • 對短期及有清晰範圍的專案較為可靠。
  • 在作比較用途及將來存有重大不穩定因素時,便宜於使用情況分析。
  • 外在情況 – 依靠不能控制的因素。
  • 政策情況 – 採用環評者可作出重大影響。
 
  • 外在情況用於預測未來人口、本地生產總值、交通等,作土地用途及運輸規劃。
  • 電腦仿真是預測環境影響的常用方法,但在決定是否採用這個方法或厘定仿真類別前,應注意下列各點:
    • 鑒於精密的模型往往完成需時兼開支龐大,但並非所有個案在 策略性環評方面均有實效,故應及早審慎考慮策略性環評所需細節。
    • 雖然有精密的模型可供使用,尤應確保假設情況內的資料屬實。
  • 應把模型的誤差域與採用的假設情況作出比較。
  • 應評估可供進行電腦仿真工作的時間,如決策已定,即使所得結果非常準確亦屬徒然。
  • 為處理不穩定情況及避免不可預測的環境影響,應在策略性環評中附加策略性環境監察及審核的工作,查核假設情況的轉變並跟進環境緩解措施的執行情況,避免重大問題出現。
  • 例子有全港發展策略檢討[更多...](只提供英文版本)、第三次整體運輸研究(只提供英文版本)、第二次鐵路發展研究(只提供英文版本)、香港 2030 等的策略性環評。
 
     
b. 回顧
  • 制訂未來目標。
  • 設定步驟以達致未來目標。
  • 與預測方法一併在香港 2030 專案使用。
  • 除發展壓力 ( 如人口增長 ) 外,策略性環評亦研究 30 年內可能出現的環境目標、趨勢或方向。
  • 探討能達致這些未來「目標」的措施,並建議把與土地用途規劃相關的措施納入規劃架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