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环境保护里程碑 - 2011

2011年

公众的环保意识

  • 环保署联同环境保护运动委员会(环保会)举行「2010香港环保卓越计划颁奖典礼暨2011香港环保卓越计划开幕典礼」。
  • 举办世界环境日活动。活动以全球暖化及低碳生活为主题,包括「全球暖化与气候异变」讲座及「低碳生活@香港之低碳短片fun享比赛」颁奖典礼暨优秀作品分享会。
  • 环保署安排了一系列巡回展览庆祝25周年纪念,介绍多年来环保署与社区携手合作,致力提升本地环境及生活质素的工作 。
  • 环保署联同环保会透过「废物源头分类推广计划」推出一系列由本地设计师及艺术家设计的崭新金属回收桶。
  • 环保署与环保会及港铁公司合办「环保会港铁公司学界环保奖励计划」下的「港铁车站阶梯设计比赛」。

 

奉公守法

  • 「医疗废物管制计划」正式实施,使医疗废物的收集、运送和处置均受法例规管。

 

空气

  • 推出三亿元的「绿色运输试验基金」供公共运输业界和货车车主试验创新的绿色运输技术。
  • 禁止汽车引擎空转的《汽车引擎空转(定额罚款)条例》正式生效。
  • 公布2010年及2011上半年的《粤港珠江三角洲区域空气监控网络监测结果报告》。

 

能源

  • 就限制销售能源效益较低的钨丝灯泡开展为期三个月的公众谘询。
  • 全面推行「强制性能源效益标签计划」第二阶段。

 

环境评估与规划

  • 遵照《环境影响评估条例》递交综合废物管理设施第一期的环境评估报告,并于年底前获环境谘询委员会通过。

 

废物

  • 公布废物管理全盘策略,以「减废.回收、妥善处理废物」为前提,处理香港现正面对的废物问题。
  • 在完成整理两个有关生产者责任计划的公众谘询结果后,向立法会环境事务委员会汇报两项强制性生产者责任计划建议的未来路向:(i)扩大「塑胶购物袋环保征费计划」至涵盖所有零售商,及(ii)引入新的强制性生产者责任计划以妥善处理废电器电子产品。
  • 实质完成化学废物处理中心的提升工程,使处理中心能达致欧盟最新排放标准及接收和处理医疗废物。
  • 开始在化学废物处理中心以环保及安全的方式处置医疗废物。在化学废物处理中心处置医疗废物须要缴交费用,每公斤约2.7元。
  • 举行「废物源头分类论坛暨颁奖典礼2011」。
  • 批出环保园第二期首批五幅土地的租约,五间回收再造商承租上址经营再造废金属、废电池、建筑废料/废玻璃、废电器电子产品及废橡胶轮胎回收业务。
  • 完成化学废物处理中心现有水银废物处理设施的扩建建议,应付悭电胆和其他含水银灯管及废物日益增加的处理需求。扩建工程将于2012年动工。
  • 招募了1 791个屋苑/住宅楼宇及732幢工商业楼宇参加「废物源头分类计划」。
  • 社区回收网络投入服务。

 

水质

  • 随着昂船洲污水处理厂消毒设施落成及泳滩腹地的房屋相继接驳到公共污水渠,水质得以改善。四个早前关闭的荃湾泳滩(即近水湾泳滩、更生湾泳滩、海美湾泳滩及丽都湾泳滩)水质改善后,在6月15日起重新开放予市民使用
  • 环保署完成了法定程序,将兴建「净化海港计划」第二期乙的地下生物污水处理厂的建议土地改划用途。

 

顾客服务及合作伙伴

  • 与两个中小型汽车维修车房商会及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合办「2011-2013汽车维修业环保亲善大使委任典礼」。
  • 制作了《殡仪馆及其他祭祀场所燃烧纸扎祭品的空气污染控制指引》,改进业界的环保表现,并举办研讨会鼓励业界采用防止空气污染的最佳可行技术。
  • 为推出「医疗废物管制计划」展开长达五个月的宣传活动,包括向医护界提供31场简介会,分配废物生产者地点编码、发牌、派发资料单张及设立查询热线。
  • 参与发展局的年度「公德地盘嘉许计划」,审核承建商的环保表现,并出任该计划的杰出环境管理奖评审委员。
  • 为香港特许秘书公会举办环境管理及报告技术研讨会,推广企业环境管理,向目标受众介绍环保署的企业环境管理工具。
  • 参与房屋委员会的综合支付安全、环保及卫生方案的检讨研究。
  • 与中华电力、土木工程拓展署及路政署合办安全、健康及环保研讨会,向建造业界推广环保园租户提供的废物回收服务。
  • 与黄大仙及观塘区议会合作,为「优质大厦管理比赛」进行了91次环保大厦审核。

 

跨境与国际合作

  • 香港成为C40大城巿气候领袖组织(C40)指导委员会的成员。C40指导委员会主要负责订定C40的工作方向。
  • 环境局局长出席在巴西圣保罗举行的C40峰会,跟与会成员城市分享香港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和经验。
  • 在北京「第十二届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设立「香港馆」,支持香港环境技术服务业界展示香港的环保科技及服务。本港环保业界组成代表团出席该会,并拜访内地相关环保部门。
  • 香港环境保护署与深圳市人居环境委员会共同完成《大鹏湾水质区域控制策略》第一次检讨。
  • 香港、广东及澳门就《共建优质生活圈专项规划》的初步建议,共同展开为期三个月的公众谘询。
  • 颁授「粤港清洁生产伙伴」标志予第三批港资企业,表彰他们在清洁生产方面所作出的努力。
  • 与贸发局协办「第六届国际环保博览」,推动区域环保产业及低碳经济发展。
  • 在「第六届国际环保博览」设立「香港馆」,支持香港环境技术服务业界展示香港的环保科技及服务。
  • 以中国代表团成员身份出席在南非德班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

 

自然保育

  • 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宣布接纳香港国家地质公园加入为该网络的最新成员。香港国家地质公园成为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成员后,现已正式命名为「中国香港世界地质公园」。

 

可持续发展

  • 可持续发展委员开展「纾缓气候变化:从楼宇节能减排开始」社会参与过程。
  • 第八轮可持续发展基金拨款申请共有七个项目获批资助,拨款总额为730万元。
  • 可持续发展基金开始接受第九轮拨款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