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
空气
- 开展空气质素指标的检讨。
- 透过特惠资助计划,持续淘汰欧盟四期以前柴油商业车辆。截至2016年年底,已淘汰约49 700架车辆。
- 支持试验电动巴士等更环保的运输工具。
- 宣布从2021年起收紧发电厂的排放上限。
噪音
- 在低噪音建筑设备清单中加入更多种类,令可符合「优质机动设备」资格的设备类别增加至15项。
- 继续以低噪音路面物料重铺地区性道路;截至2016年年底,共有69个路段重铺了低噪音路面物料,令约13万名市民受惠。
- 继续在现有路段安装隔音屏障;截至2016年年底,合共在17个现有路段加装了隔音屏障,令约56 000名市民受惠;另有两个路段正在开展工程。
水质
- 全部41个宪报公布的泳滩连续第七年全部符合泳滩「水质指标」。
- 统筹跨部门工作,应对夏季时香港南面泳滩及沿岸地区涌现的大量海上垃圾。
- 在「粤港持续发展与环保合作小组」框架下成立「粤港海洋环境管理专题小组」。
- 就进一步提升维多利亚港沿岸水质,开展为期两年的顾问研究。
环境评估与规划
- 批准多项重大发展项目的环评报告,包括东涌新市镇扩展、洪水桥新发展区和沙田岩洞污水处理厂。
- 就全港与区域发展计划、岩洞与地下空间发展、废物基建发展、水资源管理计划等的策略性研究提供环境方面的建议。
- 审阅268宗向行政会议和立法会等重要机构提交的拨款申请及政策议案的环境影响段落。
- 为香港、中国内地、澳洲、日本、欧洲和北美洲的环评规管机构及专业人士举办了一场国际环评法例与政策的圆桌论坛。
- 在环保署与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所签订的合作框架协议书下,加强香港与中国内地在环评制度与实践上的交流和合作。
环境执法
- 继续加强打击非法弃置废物,并检讨于2015年在12个黑点安装试验性监察摄录系统的成效。
- 巡查各个电子废物回收场逾400次。
减废及废物处理设施
- 着手筹备都市固体废物收费的相关立法工作,为引入赋权法例做好准备。
- 立法会通过自2017年起上调建筑废物处置收费。
- 有关废电器电子产品及玻璃饮料容器的生产者责任计划的赋权法例获得通过。
- 废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及回收设施动工兴建。
- 引入规管回收「废置食用油」的计划。
- 新的「绿在区区」项目在观塘及元朗落成。
- 结合污泥处理与社区设施 T ·PARK [源 ·区] 已全面投入运作。
- 有机资源回收中心第一期建造工程经已启动;落成后每天可处理200公吨厨余,并将其转化为电力与堆肥。
- 接获符合综合废物管理设施第一期预审资格的投标者所递交的标书,并开展就「厨余、污泥共厌氧消化」试验计划招标程序的准备工作。
- 随着指定新界东南堆填区只接收建筑废物后,实施废物分流计划。
- 第一期「活化已修复堆填区资助计划」接获27份申请。
- 继续为扩建堆填区进行准备工作。
能源
- 就2018年后生效的《协议》与两家电力公司展开谈判。
- 继续增加本地天然气发电比例,以达致2020年发电燃料组合方案。
- 推出「全民节能2016」运动,以促进相关方面合作,在社区推动节能。
- 推出《户外灯光约章》,以应对光滋扰并减少户外灯光造成的能源浪费问题。
- 为来自建筑界及能源供应组织的持份者举行绿色建筑参与活动。
自然保育
- 公布《香港生物多样性策略及行动计划》(2016 - 2021)。
- 就逐步淘汰本地象牙贸易制订计划。
- 指定大小磨刀海岸公园。
- 在郊野公园展开第二阶段的「自己垃圾 自己带走」公众教育活动。
- 提升香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的易达程度及显见程度。
顾客服务及合作伙伴
- 与发展局及香港建造商会合办推广活动,鼓励建造业采用最佳环保作业方式。
- 参与九龙城区议会及黄大仙区议会举办的「优质大厦管理比赛」,对参赛楼宇进行共37次的视察
- 支持民政事务总署筹办的「私人楼宇优质管理推动计划」。
- 在汽车业训练委员会举办的研讨会上,向汽车维修业从业员讲解相关环保法例。
- 为饮食业举办讲座,介绍适用于清除来自食肆煮食油烟的空气污染控制设备。
- 委托香港生产力促进局继续推行「绿色盂兰」计划,以找出方法纾缓盂兰节期间因焚烧冥镪及纸祭品而导致的空气污染问题。
公众的环保意识
- 透过「乾净回收」运动及「世界环境日」公众宣传活动,动员社区实践乾净回收及低碳生活。
- 透过环境及自然保育基金批出逾 1.7亿元款项,资助193项由社区发起的计划。
- 2016「香港环境卓越大奖」 及「香港绿色创新大奖」共收到1 505份申请;2015「香港环境卓越大奖」颁奖典礼表扬了184个获奖单位。
- 「绿在沙田」及「绿在东区」合共接待逾159 000人次的访客; 粉岭/荃湾/湾仔/流动环境资源中心以及龙虎山环境教育中心则接待了逾91 000人次的访客。
- 「学生环境保护大使计划」成功招募逾10 300名学生;另向58间学校(包括12间幼儿学校)颁发「香港绿色学校奖」。
- 加强推行「校园电脑电器齐回收」计划,年内合共回收4 200部旧电脑电器。
可持续发展
- 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推出以「推广可持续使用生物资源」为题的公众参与项目。
- 推出以本地高等院校学生为对象的一项新的奖励计划,鼓励他们规划及推行有助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活动。
- 接受可持续发展基金第12轮拨款申请。
- 78间学校参予「可持续发展学校外展计划」,44间学校参予「可持续发展学校奖励计划」。
跨境与国际合作
- 与广东省当局签订《2016 - 2020年粤港环保合作协议》,进一步加强跨境合作。
- 与交通运输部辖下的海事局签订《内地与香港船舶大气污染防治合作协议》。
- 成立跨部门的「气候变化督导委员会」。
- 与商界领袖午宴,讨论气候变化问题及举行「气候变化持份者参与论坛」。
- 为香港上市公司举办「碳审计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