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 港 海 水 水 質 監 測 20 年

| 署長的話 | 引言 | 環保署海水水質監測計劃背景 | 環保署海水水質監測計劃:海水、沉積物及浮游植物 | 海水水質監測計劃的發展 | 海水及沉積物化驗程序及結果公布 | 東部水域 | 南部水域 | 中部水域 | 西部水域 | 避風塘 | 紅潮及浮游植物 | 新發展項目 | 展望未來 | 附錄 | 鳴謝 | 免責聲明 |


 
海水水質監測計劃的發展
 

監測計劃的範圍

環保署負責長期監測香港境內海域的水質,在固定的海上位置(監測站)收集海水和沉積物樣本,這些監測站的位置以經緯座標確定。2005年內,環保署在全港76個水質監測站上每個月收集海水樣本一次,也在45個海底沉積物站上每年採集兩次樣本。另外環保署亦於全港17個避風塘、遊艇碇泊區及政府船塢內的18個海水監測站和15個沉積物監測站採集樣本以作測試。此外,並在分布於九個水質管制區的25個水質監測站位每月監測浮游植物一次。

[全港76個海水水質監測站圖片]

1986年環保署的水質監測計劃開展時,全港共設有77個海水水質監測站,至今監測站的數目大致保持穩定,但海底沉積物監測站位的數目則有所增加,1986年全港僅有19個沉積物監測站,以後20年內先後增加了26個。另外,1986年位於避風塘和船隻碇泊區的監測站位僅有15個,及後雖因填海而取消了九龍北南塘避風塘,但卻增加了兩個避風塘(土瓜灣及白沙灣),再加上2000年喜靈洲避風塘和新政府船塢相繼落成,目前監測站位總共18個。環保署於全港避風塘監測站每兩個月採集海水樣本一次,每年採集沉積物樣本兩次。

 

資源與設備

[早年用於監測水質的船隻 「集一號」圖片 ]

為了解香港整體的水質狀況,監測站位大多設於遠離岸邊的位置,因此環保署必須利用監測船隻往返各站位實地測量和取樣。1986年至1992年之間,我們主要使用一艘小型船隻「集一號」進行監測工作,有時需要租用其他船隻輔助,而后海灣區則使用水警船隻。「集一號」是一艘普通類型的船隻,甲板面積有限,而且無冷藏室存放監測樣本,船上亦沒有樣本分析設備。1993年,我們建造了一艘專門用於監測香港海域水質的新船「林蘊盈博士號」,紀念早年積極籌劃環保署海水水質監測計劃和對浮游植物與紅潮研究作出重大貢獻的林蘊盈博士。環保署得以購置新船,林博士確實功不可沒,然而林博士於1990年辭世,未能目睹新船下水,環保署特以她的名字命名,以表紀念。

[環保署的海水水質監測船「林蘊盈博士號」圖片]

「林蘊盈博士號」由海事處派員操作及維修,船長及所有船員均隸屬該處。監測船身長26米,甲板寬闊,內置冷藏室和化驗室,還有橡皮小艇可執行特別任務。船上最初裝設了全球定位系統,其後改進為差分全球定位系統,定位讀數高度準確,有助確定海上監測站位置,此外甲板上更裝設了閉路攝影機,為船上工作人員帶來更大的安全保障。船身側面設有電子控制的吊機/絞車,用於垂放沉重的海水/沉積物取樣器和監測儀器。

[80年代監測水質的工作情況圖片]

1986年至1993年間,環保署人員一直用人手採集海水樣本。工作人員於每個監測站用手放置Van Dorn取樣器入海,取得樣本後在甲板上用不同的測計儀測量水溫、鹽度及溶解氧等參數,數據均經人手記錄在紙上。

1994年開始,監測船裝設了新的溫鹽深多參數水質剖面儀,取代原有的測量儀器。新儀器只需垂放入水中,便可測量不同水深的水溫、鹽度、溶解氧及混濁度,從而取得水體的垂直剖面數據,數據可直接載入電腦儲存。有了這組先進儀器,實地測量工作變得更快捷、有效率和準確。1999年,環保署購置了電腦控制的多瓶式採樣器,取代原有的手拉式Van Dorn海水取樣器。新設備每次可抽取12個水樣本。目前的採樣過程更加完善,多瓶式採樣器和溫鹽深剖面儀由電子絞車同時垂放入海中平行操作。

[安裝於多瓶式採樣器內的溫鹽深水質剖面儀圖片]

自1995年開始,所有海水監測數據均輸入環保署的綜合水質及污染量資料系統。這個小巧但高效率的電腦數據庫系統能有序地儲存、編排和分析多種模式的數據,方便快速檢取數據和檢驗水質趨勢。

 

新設備試驗

多年來環保署應用新科技來進一步改善水質監測計劃,然而有些新進技術經實地驗證發現並不適合用於香港環境,因此並未被採納。

其中一項試驗過的新科技是利用遙控感測方法進行水質監測。監測儀器設於固定海面的浮標上,可持續測量海水水質,將數據以電子方式傳送回基地。而環保署現有的水質監測必須由工作人員每月前往各監測站實地測量及採集水樣本化驗。

[遙測海水水質監測系統圖片]

1996年,環保署展開了一項為期七個月的遙測海水水質監測系統試驗,研究遙測技術在香港海域應用的可行性。試驗結果顯示這套設備可產生準確的數據,但在實際操作上卻有許多問題。首先系統安裝和維修費用極高,系統只能在海域內設一至兩個取樣點,不能符合全面的監測計劃下覆蓋全港範圍的需要,此外系統容易發生故障,除了例行維修以外儀器還需經常修理,其中特別易受附生物的影響(例如附設備上滋生的海洋生物),導致感測器失靈。由於遙測裝置長期留在海上,容易遭人破壞、盜取或被暴風或巨浪沖擊。另一重要因素是系統只能計量少量的參數,無法滿足常規水質監測的要求。由於遙測技術的實用性和成本效益未如理想,環保署決定不予以採用進行日常的海水水質監測工作。

 

採樣程序

環保署人員乘監測船出海收集海水樣本時,首先要確定每個取樣站的位置。回想八十年代,取樣人員主要靠辨認明顯標幟來定位,例如地面上的建築物地標或附近水面的浮標。九十年代新監測船「林蘊盈博士號」啟航後,船上的全球定位系統可確定監測站位置,其後改為差分全球定位系統,定位程度更為精確,在系統指引下監測船每次均可駛到監測站一米範圍內取樣。

[環保署人員正收集海水樣本圖片]

為了監測海水整體水質狀況,在每個監測站均採集三個不同水深的樣本:水面以下一米(水面)、水面與海床之間中位(中位)及海床之上一米(海底)。早年因所有海水樣本均由人手取樣,所以在每個站位不同水深位置上需要在上、中、下層採集海水樣本各一次。1999年改用電子控制的多瓶式採樣器後,我們只需進行一次取樣便可準確地在三個不同水層採集樣本。

監測計劃中沉積物樣本的採集是利用爪斗式取樣器在海床表面十厘米處進行。取樣器的類型主要根據監測站位的海床深度、水流和需收集的沉積物重量而定。環保署一般採用三類取樣器:適用於淺水的Birge-Ekman爪斗式取樣器(0.023平方米)、Van Veen爪斗式取樣器(0.1平方米)及適用於較深水的Smith-Mcintyre爪斗式取樣器(0.1平方米)。

 

 



此 頁 完 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