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 港 海 水 水 質 監 測 20 年

| 署長的話 | 引言 | 環保署海水水質監測計劃背景 | 環保署海水水質監測計劃:海水、沉積物及浮游植物 | 海水水質監測計劃的發展 | 海水及沉積物化驗程序及結果公布 | 東部水域 | 南部水域 | 中部水域 | 西部水域 | 避風塘 | 紅潮及浮游植物 | 新發展項目 | 展望未來 | 附錄 | 鳴謝 | 免責聲明 |


 
西部水域
 

西部水域

[龍鼓洲海岸公園圖片]

香港西部水域由兩個相連的水質管制區組成:后海灣水質管制區及西北部水質管制區。毗鄰深圳的后海灣水淺而泥沙多,深受深圳河影響。后海灣生態價值很高,區內的米埔濕地每年有數以萬計遷徙的候鳥在這裡停留過冬,根據《拉姆薩爾公約》米埔被列為「國際重要濕地」之一,此外后海灣本身亦有養蠔業。

[於香港西部水域棲息的中華白海豚圖片]

至於西北部水質管制區則深受珠江水流影響,區內的龍鼓洲被劃為海岸公園(龍鼓洲海岸公園),附近一帶水域更是美麗活潑的中華白海豚棲息地,近年來海豚觀察已成為熱門的消閑活動。

 

后海灣水質管制區

過去20年來,深圳特區和本港新界西北部經濟高速發展,直接影響后海灣水質管制區水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期,受到生活污水和禽畜廢物影響,后海灣的大腸桿菌和五天生化需氧量持續上升,構成嚴重污染問題,其中包括營養物及有機物過高、海床缺氧、有毒氨氮和細菌污染,對灣內的敏感生態和養蠔業造成很大的威脅。

來自香港和深圳集水區的污染物和河溪均流入后海灣,使后海灣水質惡化,其中內灣的污染特別嚴重,水中懸浮固體、混濁度、有機物(即五天生化需氧量,化學需氧量)、營養物(氮及磷)和大腸桿菌的水平都偏高。數據顯示外灣監測站的污染程度,包括五天生化需氧量、懸浮固體和氮營養物水平都較內灣站位為低,表示后海灣的污染物在流至外灣時有一定的稀釋作用。

后海灣水質的日漸惡化引起各方的關注,1992年粵港環境保護聯絡小組(後被粵港持續發展與環保合作小組取代)擬定了「后海灣(深圳灣)行動計劃」,目的是通過兩地政府共同努力解決威脅后海灣生態環境的污染問題。1998年,聯絡小組宣布其長遠目標之一是解決后海灣水污染問題,其後粵港兩地於1999年制訂了「后海灣水污染管制聯合實施計劃」,翌年制定了為期15年的計劃改善后海灣水質,減少現有的污染量,管制新污染源,使流入后海灣的污染總量在2015年時能減少到水體自我淨化能力之內,該計劃每五年檢討一次。另外,目前粵港兩地正攜手開發一套全新的數學模型,作為管理珠江三角洲水環境的有力分析工具。

香港境內的主要污染源來自禽畜廢物和尚未設有公共污水系統的鄉村屋。多年來,環保署在新界西北區積極執行污染管制法例,1987年推行了「禽畜廢物管制計劃」,於1994年進行檢討修訂以促進污染管制。管制計劃禁止任何人在「禁制區」內飼養禽畜,計劃實施後新界的禽畜農場數目大為減少,而繼續經營的農場則需按照標準來處理農場的污水。為了進一步消減禽畜廢物污染,政府先後在2005年及2006年開始推行雞場及豬場自願交還牌照計劃。計劃設有補償特惠金以鼓勵雞農及豬農將牌照交還政府。目前政府正逐步擴建公共污水系統,在全港各區所推行的「污水收集整體計劃」也漸見成效,未來十年內,數百條未有公共污水設施的鄉村將會陸續設置污水渠,徹底解決水污染問題。

[后海灣水質下降(1986-2005年)圖片]

直至2005年,后海灣水質依然欠佳,特別是內灣附近的污染尤為嚴重,有機及無機污染物含量高而溶解氧水平則偏低。后海灣內的氮化合物水平也是全港海域最高。

過去20年來,后海灣水質管制區的水質指標達標率一直低於50%。而2005年內的達標率僅為33%。水質管制區內所有站位均不符合總無機氮指標,內灣兩個監測站亦未能達到溶解氧指標,此外對海洋生物有害的非離子氨含量亦普遍高於水質指標,只有海灣的外緣站位例外。

后海灣水質管制區沉積物的含砷量普遍偏高,大部分超出化學超標下限,這可能與新界北部土壤內較高的天然砷含量有關。除此以外,其他有毒污染物質含量均處於較低水平,沒有超出化學超標下限。

 

西北部水質管制區

由於受到珠江水流影響,西北部水質管制區的總無機氮含量一般比較高,其中以接近珠江口的西面水域為甚。以2005年為例,水質管制區內東面的總無機氮含量接近水質指標上限,其他站位的含氮量則已超標。此外西北部水質管制區亦受到沿岸污染排放的影響,特別是來自望后石污水處理廠和附近未有公共污水設施的村屋。

多年來環保署一直監測西北部水質管制區的情況,在龍鼓水道(龍鼓洲與踏石角之間的水道) 監測站發現氨氮和總無機氮的上升趨勢,因受本地排污和珠江水流影響所致。此外,區內東西兩個監測站位亦錄得大腸桿菌水平增加的跡象,東面監測站大腸桿菌量的增加可能由於站位靠近維港「淨化海港計劃」的排污口(詳見第七章),而西面監測站則位於西灣污水處理廠的爛角咀排污口附近,該廠排污量近年來有所增加。

香港國際機場是本港歷來最龐大的基建工程之一,機場建於覆蓋赤角和欖洲填海而成的人工島上,位於西北部水質管制區內。為了建造1,248公頃的人工小島,機場項目挖掘了2.5億立方米填海物料,挖掘工程為期三年(1993-1995年)。填海期間西北部水質管制區水中的懸浮固體及混濁度水平明顯上升,其中以靠近機場填海工地的監測站為甚,但在1996年填海工程完竣後,水質已回復正常。

[機場填海工地附近監測站的懸浮固體水平圖片]

西北部水質管制區與后海灣水質管制區情況不同,2005年水質指標總達標率已達89%,而八十及九十年代達標率亦高於80%。所有監測站均符合溶解氧及非離子氨水質指標,只有西端兩個最接近珠江口監測站的氮水平偏高,超出總無機氮水質指標。

 

 



此 頁 完 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