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 港 海 水 水 質 監 測 20 年

| 署長的話 | 引言 | 環保署海水水質監測計劃背景 | 環保署海水水質監測計劃:海水、沉積物及浮游植物 | 海水水質監測計劃的發展 | 海水及沉積物化驗程序及結果公布 | 東部水域 | 南部水域 | 中部水域 | 西部水域 | 避風塘 | 紅潮及浮游植物 | 新發展項目 | 展望未來 | 附錄 | 鳴謝 | 免責聲明 |


 
引言
 

[香港的海域圖片]

香港土地面積雖然不大,僅有1,104平方公里,但海岸線卻非常曲折漫長,從新界(包括九龍)至港島的海岸線共有456公里,此外本港海域內的263個離島,亦有長達722公里的海岸線。香港是個面面環海的地方,總海域面積為1,651平方公里。我們有責任也有義務保護這珍貴的自然資產。

香港位於華南沿岸珠江口以東,面向南中國海。西面海域主要受到珠江較混濁的淡水影響,而此情況在夏天雨季時尤為顯著;東面海域主要屬於海洋性水質。本港受到兩股主要海流的影響,夏季受到海南海流的影響(由西南流至東南),而冬季則受到黑潮海流的影響(流向相反)。熱帶氣旋和強烈季候風亦增強了海域水體的混匯情況。

香港在其1,700平方公里的海域內,有紛繁多樣的海洋環境。東部海域水深(平均水深為20至30米)而水質清澈,鹽度高,基本屬於海洋性。相反,西部后海灣一帶有明顯的河口特性,海水被河水沖淡,鹽度偏低,水層一般較淺(平均水深為4至10米)而水質混濁(沉積物含量高而透明度低),並帶有大量沙泥。

位於東西水域之間的維多利亞港,水深可達42米。除了維港以外,本港尚有一些其他內灣或內港,包括吐露港、牛尾海(西貢附近)、東部的大鵬灣和西部的后海灣(英文名為深灣,其實灣內甚淺)和許多設有防波設施的避風塘、船舶泊位和遊艇會等。

[香港海域內的中華白海豚圖片]

早在人類到來之前,香港的海域已有豐饒的亞熱帶水生物棲息,東面清澈的海水中有許多種海綿、珊瑚和海草繁衍,甲殼類、軟體動物和魚類更不計其數,西北部海域則是中華白海豚和河豚的棲息地。

自古以來,人類早已在香港附近水域進行各類的經濟活動,包括捕撈魚蝦、飼養魚類及蠔等,這只是海洋在本港居民生活中所扮演角色的一部分。今日的香港已是世界最大和最重要的港口之一,每年有大量船隻駛入本港水域運貨或載客,此外市民亦會在岸邊進行各式各樣的康樂及體育活動,每年夏天到泳灘游泳、弄潮滑浪、潛水觀賞珊瑚或乘船作樂的市民更是數以百萬計,同時海水還有許多實際用途,例如用作發電廠和空調系統的冷卻水和沖廁水,經處理過的污水也是由此排出大海。

 

香港海洋環境面對的挑戰

香港人口於七十及八十年代開始急劇上升,加上工業及城市迅速發展,漸漸對附近海域構成壓力,海洋環境亦開始受到損害。城市的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一般均排入大海,但由於當時污水系統及處理設施並不完善,大部分污水只經過初步處理或甚至未經處理便予以排放,導致海水中有機和無機污染物不斷增加,含氧量下降和細菌水平上升。

其後,香港人口持續增長,導致海水污染情況進一步惡化。到了2005年,本港人口增至690萬,每日約產生200萬公噸生活污水。政府為了替新增人口提供居所,於八十年代開始興建新市鎮。這些新市鎮雖然解決了社會和人口問題,可是對周邊環境卻帶來一些負面影響。例如,新市鎮中的沙田及大埔位於吐露港集水區,吐露港由於三面被陸地圍繞,灣內的污染物容易積聚而使水質受損。

20年前,禽畜業經常直接排放未經處理的廢水而構成重大的污染問題。現在年青一代很難想像在八十年代初期,新界大部分地區和有些市區內有上千個雞場和豬場,幾乎所有禽畜農場都將大量的污水直接排入河溪,繼而流入沿海海域。

淤泥是香港海水水質的另一個威脅。八十年代之前,填海工程和其他市區發展項目內所挖掘和傾倒的海沙海泥一般均不受監管。有些工程在一區海床挖泥(包括曾受污染的海泥),繼而在另一區海床傾倒。這類工程除了會影響底棲生物之外,更可能破壞海洋生態環境。

大家可能知道八十年代香港工廠數目遠多於今日。當時許多工廠尚未北移,大部分密集於觀塘、荃灣等地區,數以千計的工廠將未經處理的工業廢水直接排入污水渠,繼而流入大海。這些來自紡織、電鍍、電路板製造、漂染等工業的廢水一般均含有大量的化學物質及重金屬污染物,嚴重影響水質。

 

開展保護海洋環境措施

總而言之,八十年代初期香港有些海域污染情況嚴重,但污染管制措施則乏善足陳。為此政府擬劃了一套整體重要藍圖,開始實施剛制訂的《水污染管制條例》以改善香港海水水質。條例將香港劃分為十個水質管制區,根據其集水區及地理特性設立邊界,繼而為各水質管制區制訂了「水質指標」和排污標準。水質指標是有關管制區需達到的水質的質和量特性,以實現海洋保育目標和促進各區海水的實益用途。水質指標亦是長期的環境目標,可賴以改善和保障香港海洋環境。八十年代內,政府開展了其他相關措施,包括1986年頒布實施的《海上傾倒物料條例》,管制本港水域內發展工程的挖掘及傾倒海泥程序。1997年,《環境影響評估條例》正式通過,該條例制訂了管制沿岸填海工程等大型發展項目對環境影響(包括對海水環境影響)的框架。有關政府如何採取措施管制水污染問題,本報告的各章節將作詳細解述。

[環保署的監測船 「林蘊盈博士號」圖片]

1986年,環境保護署(環保署)正式成立,負責監測香港的海水水質。為此,我們設計了一套全面的海水水質監測計劃,於1986年開始推行,其後經過逐步的修訂和擴展。監測計劃可有效檢測各水質管制區的水質指標達標情況。多年來所累積的大量監測數據,有助了解香港長期的水質變化趨勢。這些科學資料也可供政府全面評估各水污染管制措施的成效,並規劃日後的水質政策。

海水水質監測計劃有以下的目的和工作方針:

  • 顯示沿岸水質狀況;
  • 檢測水質指標的達標率;
  • 顯示水質的長期變化趨勢;
  • 為規劃水污染管制策略提供依據。

過去20年來,環保署在監測海水水質和實施消減污染措施上取得了相當的成效。香港海水的整體水質指標達標率由1986年的76%,提升至自2002年至今的85%或以上。八十年代,紅潮曾是吐露港經常出現的嚴重污染問題,時至今日,紅潮的發生率已大幅降低,本港大部分海域的營養物包括有機污染物及無機污染物的水平亦顯著下降。

[1986-2005年香港海水水質指標整體達標率圖片]

雖然本港近年人口持續增加,但環保署所實施的措施卻能有效控制污染,使歷來水質較佳的區域如牛尾海等海域的水質能持續維持其理想水平。至於維多利亞港,自「淨化海港計劃」第一期工程實施以後,每日有140萬立方米的污水(排入維港污水總量的75%)得到適當處理,使海港很多地區尤其是東面海域的水質大幅改善。

在一些鄰近市區或屬內灣的海域,例如維多利亞港及吐露港,環保署消減海水污染工作的成效尤為顯著,而在其他較開放的海域,由於海水本身具有強大的稀釋及吸收污染物能力,其長期水質變化並不太明顯。除了人為的污染物,其他自然環境變化亦可能影響海水水質,例如來自西面珠江口的水流、暴雨或甚至厄爾尼諾現象等全球性氣象在不同程度上均左右海水水質的變化。環保署在過去20年來,錄得全港海域的海水溫度平均約有攝氏0.3度的上升。

香港大部分海域的水質一般比較穩定,對污染源的反應通常也較緩慢。環保署除了評估污染影響和現有消減污染措施的成效外,還監測海水水質,以蒐集長期數據分析和確定水質變化趨勢。環保署希望清楚掌握受監測水域的海洋環境資訊。隨更多數據的收集,我們可全面了解香港海洋環境的狀況和變化,亦可採取相應策略面對未來的趨勢和挑戰。

 

提供海水水質資訊

環保署定期公布海水水質監測計劃所收集的數據,使廣大市民了解本港的海洋環境狀況。每年出版的海水水質年報,均上載於本署網頁以供市民瀏覽。政府的決策、規劃部門和學界、研究人員也可根據這些資料,評估一些大型發展項目例如填海及污水排放計劃等對海水水質的影響。

這是環保署海水水質監測計劃的20周年報告。本署一般每年出版一次海水水質年報,但為紀念監測工作開展20周年,今年特別製作了20年的工作報告,回顧多年來的海水水質監測工作,詳載監測計劃的運作和其發展過程,同時敘述了20年來本港海水的改善和變化趨勢。

 

 

 



此 頁 完 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