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年 |
- |
獲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撥款4.5億元的建築物能源效益資助計劃正式推出。 |
- |
為慶祝2009世界環境日,攜手與環境保護運動委員會及澳門特別行政區環境保護局製作以低碳生活為主題的漫畫。 |
- |
為鼓勵學校實行現場派飯,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撥款5,000萬元資助學校進行相關工作。 |
- |
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轄下節能項目審批小組開始接受非政府機構進行節能項目的資助申請。 |
|
- |
完成檢討香港空氣質素指標和發展長遠空氣質素管理策略的顧問研究。 |
- |
修訂1987年《空氣污染管制(指明工序)規例》,將環境工程界別列入該規例下的「合資格工程師」。 |
- |
修訂《空氣污染管制(揮發性有機化合物)規例》,擴大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含量的管制範圍,涵蓋汽車修補漆料/塗料、船隻和遊樂船隻漆料/塗料、黏合劑及密封劑。 |
- |
完成為期四個月的諮詢,就建議的新空氣質素指標和可達致新指標的一籃子改善空氣質素措施聽取公眾意見。 |
- |
修訂《保護臭氧層(含受管制物質產品)(禁止進口)規例》,禁止範圍由原先含有氟氯化碳(CFCs)的受管制產品擴大至含有氟氯烴(HCFCs)的冷氣機等,此外並禁止進口含有CFCs的計量吸入器和含有HCFCs及溴氯甲烷(BCM)的滅火器。 |
- |
續發青山發電廠、龍鼓灘發電廠和竹篙灣發電廠的指明工序牌照,並訂明排放上限。 |
|
- |
批准中華電力有限公司延長大亞灣核電站供電合約的年期,由2014年起延期20年。 |
- |
向立法會提交《建築物能源效益條例草案》,以強制實施《建築物能源效益守則》。 |
|
- |
《噪音管制條例》的擴大指定範圍開始生效,進一步保障社區居民免受建築噪音影響。 |
|
- |
《產品環保責任條例》下首個強制性生產者責任計劃-「塑膠購物袋環保徵費計劃」正式實施。 |
- |
舉行「廢物源頭分類計劃論壇暨頒獎典禮2009」。 |
- |
達至共1 256個屋苑/住宅樓宇參與「家居廢物源頭分類計劃」,超越2009年1 140個屋苑/住宅樓宇的目標,參與人數佔全港人口67%。 |
- |
化學廢物處理中心的延續合約展開,以繼續營運處理中心,並進行相關的改善工程。 |
- |
完成並公開發表第一期有機廢物處理設施的環評研究。 |
|
- |
展開「淨化海港計劃」第二期甲污水輸送系統的建造工程。 |
- |
獲城市規劃委員會轄下的都會規劃小組委員會在作出一些調整要求後,同意修改昂船洲分區計劃大綱圖的有關建議,以容納「淨化海港計劃」第二期乙的地底生物污水處理廠。 |
- |
「淨化海港計劃」第二期甲昂船洲污水處理廠前期消毒設施的建造工程圓滿竣工。 |
|
- |
支援香港建造商會編製「建築地盤環保最佳實務指引2009」。 |
- |
委任汽車維修業環保親善大使,推廣環境保護訊息。 |
|
- |
推出「環保法規推廣計劃」,提高本地工商業界的環保意識,並協助業界遵守甚至超越環保法規的要求。 |
- |
規定所有工務工程的夾斗車必須設有防塵機動蓋掩。 |
|
- |
公布2008年的「粵港珠江三角洲區域空氣監控網絡監測結果報告」。 |
- |
舉辦清潔發展機制能力建設研討會,由香港及中央政府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專家向公眾及企業作有關的介紹。 |
- |
簽訂《粵港環保合作協議》,通過加強合作和完善合作機制,打造「綠色大珠三角地區優質生活圈」。 |
- |
與廣東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共同推出「粵港清潔生產伙伴」標誌計劃。 |
- |
公布2009年上半年的「粵港珠江三角洲區域空氣監控網絡監測結果報告」。 |
- |
與廣東省環保廳共同開展珠江三角洲2010年後空氣污染物減排安排研究。 |
- |
頒授「粵港清潔生產伙伴」標誌予首批港資企業,表彰他們在清潔生產方面所作出的努力。 |
- |
公布《港資企業在中國內地開展清潔發展機制項目的補充說明》。 |
- |
以中國代表團成員身分參與2009年聯合國氣候變化會議。 |
|
- |
可持續發展委員會展開「優化建築設計 - 締造可持續建築環境」社會參與過程。 |
|
|
|
|
2008 年 |
- |
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獲得10億元注資。基金選定優先推行的計劃範疇,包括在促進能源效益、自然保育及減少廢物方面具示範及推廣作用的小型工程項目。 |
- |
推出「2008香港環保卓越計劃」,以鼓勵業界實踐環境管理,並藉此表揚對環保作出貢獻的公司及機構。該計劃融合了三個由政府推動的環保獎項 ,分別為:「香港環保企業獎」、「明智減廢計劃」及「香港能源效益獎」。 |
- |
環保署與香港大學合辦的龍虎山環境教育中心開幕。 |
- |
在堅尼地城社區綜合大樓開設環保展覽角,透過多媒體設施向公眾傳遞環保信息。 |
- |
與環境保護運動委員會合作推出第四代三色分類回收箱。 |
|
|
- |
完成有關建議立法規管停車熄匙的公眾諮詢,並參考諮詢結果以修訂建議方案。
|
- |
修訂《空氣污染管制條例》,訂明發電廠2010年起的排放總量上限,並容許發電廠可以使用排放交易作為符合該上限的另一個方法。
|
- |
延長更換歐盟前期柴油商業車輛的一次性資助申請期限,由2008年9月30日延至2010年3月31日(與歐盟I期柴油商業車輛的期限相同)。
|
- |
2008年《空氣污染管制(燃料限制)(修訂)規例》正式生效。
|
- |
在七年的指明期間屆滿後,全面實施《空氣污染管制(乾洗機)(汽體回收)規例》,以進一步減低乾洗機中殘餘四氯乙烯之排放。
|
- |
頒布《指明牌照分配排放限額技術備忘錄》,訂明發電廠2010年起三類指明污染物的排放限額數量。
|
- |
續發南丫發電廠的指明工序牌照,引入一項新的安排以利便使用排放交易。
|
|
|
能源
|
- |
完成有關建議強制實施《建築物能源效益守則》的公眾諮詢。
|
|
|
- |
根據《電子交易條例》的要求,完成《環境影響評估條例》電子申請系統第一期的工程。 |
- |
在《環境影響評估條例》網頁內設立「三維環評」的資料庫,以立體模型顯示主要的環評內容。 |
- |
灣仔發展計劃第二期/中環及灣仔繞道和西港島線的環評報告獲通過。 |
|
|
- |
立法會通過擴大《噪音管制條例》下指定範圍的覆蓋面積,為社區居民提供保障,減少受建築噪音的影響。
|
|
|
- |
完成第一期綜合廢物管理設施的選址研究,揀選了兩個可能的選址作進一步的工程及環評研究。 |
- |
首次舉辦「工商業廢物源頭分類研討會暨證書頒發典禮」,超過200幢工商業樓宇獲頒證書。 |
- |
支持燈飾業界推出「慳電膽回收計劃」。
|
- |
|
- |
展開有關「新界東北堆填區擴展計劃」的土地改劃程序。
|
- |
立法會制定《產品環保責任條例》(第603章)。
|
- |
動物廢料堆肥廠投入運作,開始處理2008年奧運會及殘疾人士奧運會馬術比賽期間馬廄所產生的廢物。
|
- |
在九龍灣綜合廢物回收中心的試驗堆肥廠試行處理廚餘廢物。
|
- |
展開第一期有機廢物處理設施的工程及環評研究。」。
|
- |
《產品環保責任(塑膠購物袋)規例》提交立法會以「先審議,後刊憲」的形式審議。
|
- |
實施經修訂的《建築物(垃圾及物料回收房及垃圾槽)規例》,規定所有新建住用建築物及綜合用途建築物的住用部分須在每一樓層設置垃圾及物料回收室,方便居民參與廢物源頭分類。
|
- |
展示「污泥處理設施」的環境影響評估報告,以供公眾查閱。
|
- |
在年底前招募了996個屋苑/住宅樓宇參加「家居廢物源頭分類計劃」,高於目標的920個,佔全港人口約53%。
|
|
|
- |
展開「淨化海港計劃」第二期甲昂船洲污水處理廠的前期消毒設施之建造工程。
|
- |
「淨化海港計劃」第二期甲的昂船洲污水處理廠建造和營運環評報告獲通過。
|
- |
就批核建造「淨化海港計劃」第二期甲工程污水輸送系統的法定地役權刊憲。 |
|
|
- |
在環保署協助下,香港建造商會制定及發布了環保工地座談培訓講義。 |
- |
為餐飲業界制訂「環保食肆」光碟,內容包括最新修訂的環保指引及技術資料。 |
- |
支持由香港餐飲聯業協會主辦的「中小企業發展支援基金 – 油煙控制支援計劃」。協會並於月內舉行了閉幕典禮暨技術指南傳媒發布會。
|
- |
環保署與房屋署合作制定工程合約標準規格,規定房屋署所有新建築項目均須使用優質機動設備類型的發電機及非鎢絲節能工地照明設備。 |
- |
推出「精明企業環保錦囊」的最新修訂電子版,以推動本地工商業界符合環保法例要求。
|
- |
編制一隻匯集所有已刊發環境管理工具的「企業環境管理」資源光碟。 |
- |
舉辦汽車維修業夥伴計劃聯絡座談會,旨在提升業界的環保知識,及加強環保署與業界的聯繫。 |
|
|
- |
實施《有毒化學品管制條例》,規管非除害劑有毒化學品的進口、出口、製造和使用,當中包括《斯德哥爾摩公約》及《鹿特丹公約》內列明的該等化學品。 |
- |
規定所有汽油站必須配備第II期氣體回收系統,以收集車輛加油時釋放的汽油汽體。 |
|
|
- |
公布「珠江三角洲空氣質素管理計劃中期回顧研究報告」。
|
- |
為香港的氣候變化影響進行全面研究。
|
- |
公布2007年的「粵港珠江三角洲區域空氣監控網絡監測結果報告」。
|
- |
推出為期五年的「清潔生產伙伴計劃」。
|
- |
公布《香港特別行政區境內清潔發展機制項目的實施安排》,促進清潔發展機制項目活動在香港境內的有效開展。
|
- |
根據《斯德哥爾摩公約》的規定,向中央政府遞交首份成效評估報告,以納入全國報告。
|
- |
推出本港首部為建築物進行「碳審計」的指引,並啟動「綠色香港•碳審計」活動。
|
- |
行政長官與廣東省省長在廣州共同主持粵港合作聯席會議第十一次會議,兩地政府同意共同打造一個「綠色大珠三角地區優質生活圈」。
|
- |
關於在國際貿易中對某些危險化學品和農藥採用事先知情同意程序的鹿特丹公約》延伸至香港特區。
|
- |
公布2008年上半年的「粵港珠江三角洲區域空氣監控網絡監測結果報告」。
|
- |
與澳門政府訂立「港澳環保合作定期會議安排」,加強兩地合作。 |
- |
與深圳市環境保護局簽訂《加強深港清潔生產工作合作協議》。 |
|
|
- |
行政長官於《二零零八至零九年施政報告》中宣布,政府將考慮設立地質公園。
|
- |
香港第24個郊野公園 - 北大嶼郊野公園(擴建部分)開幕。
|
|
|
- |
可持續發展委員會向政府提交「更佳空氣質素」社會參與過程報告,並作出建議。
|
- |
第五輪可持續發展基金撥款申請共有八個項目獲批資助,撥款總額為728萬元。 |
- |
可持續發展委員會社區外展計劃的第五個項目在大埔舉行。
|
- |
政府就可持續發展委員會提交的「更佳空氣質素」社會參與過程報告作出回應。
|
|
|
|
2007 年 |
- |
政府總部於2007年7月1日改組,環境局成立。 |
|
|
- |
播放「世界環境日2007」一小時電視特輯,透過「節能上班輕裝騷」宣揚節約能源及輕裝上班的訊息。 |
- |
推出「綠色香港我鍾意!」運動,鼓勵公眾實踐綠色生活。 |
|
|
- |
發布二OO六年的「粵港珠江三角洲區域空氣監控網絡監測結果報告」。
|
- |
推出更換歐盟前期及歐盟I期柴油商業車輛為符合最新法定排放標準的商業車輛資助計劃。
|
- |
委托顧問公司進行研究,全面檢討本港的空氣質素指標及制定長遠的空氣質素管理政策,以達至新的空氣質素指標要求。
|
- |
在續發青山發電廠的指明工序牌照時,進一步收緊污染物的總排放量,以確保電廠能適時達到2010年的減排目標。
|
- |
發布二OO七年上半年的「粵港珠江三角洲區域空氣監控網絡監測結果報告」。
|
- |
在香港舉辦第九屆「珠江三角洲空氣質量監測技術研討會」。
|
- |
為歐盟V期柴油提供優惠稅率減至每公升0.56元,為期兩年。
|
- |
在續發龍鼓灘發電廠的指明工序牌照時引入一項新的排放抵銷安排,使電廠透過增加天然氣發電達至更大的減排效果
|
- |
就建議強制規定工商業工序使用超低硫柴油或較潔淨柴油事宜,諮詢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
|
|
|
能源
|
- |
展開強制實施《建築物能源效益守則》建議的公眾諮詢。
|
|
|
- |
已就擴大《噪音管制條例》下設立的「指定範圍」的覆蓋範圍諮詢相關人士。而「指定範圍」能就建築噪音的滋擾,為社區提供更好的保障。
|
- |
為駕駛者、車主及車輛維修技術員發出有關良好駕駛習慣及車輛妥善維修保養的指南,以減低道路交通噪音。
|
|
|
- |
展開「新界西堆填區擴建計劃」工程項目的環境影響評估研究。 |
- |
就塑膠購物袋環保徵費進行為期兩個月的公眾諮詢。建議方案獲得市民的廣泛支持。
|
- |
|
- |
與電腦業界達成共識,將成立一個自願性電腦回收計劃。
|
- |
展開「污泥處理設施」工程項目進行的環境影響評估研究。
|
- |
推出減少廢物的專題網頁及「香港二手物品交易」平台。
|
- |
完成「新界東北堆填區擴建計劃」工程項目的環境影響評估研究。
|
- |
就《廢物處置(化學廢物處置的收費)規例》(第354J章)附表1和2訂明的收費作出的調整生效。
|
- |
與燈飾業界達成共識,將成立一個自願性慳電膽及光管回收計劃。
|
- |
《產品環保責任條例草案》刊憲。《條例草案》為在香港實施生產者責任計劃提供法律基礎,並以塑膠購物袋環保徵費作為《條例草案》下的首個計劃。
|
- |
招募了766個屋苑/樓宇參加「家居廢物源頭分類計劃」。
|
|
|
- |
當局取得立法會同意,分十年調整排污費,以落實污染者自付原則。排污費的第一期增加將會在2008年4月1日實施。
|
- |
公布一套「按風險釐定的土地污染整治標準」作為本地新的土地污染評估及整治標準。
|
- |
展開「淨化海港計劃」第二期甲昂船洲污水處理廠擴建和改善工程、以及相關初級污水處理廠的改善工程之設計及規劃。
|
- |
在昂船洲污水處理廠建造和營運前期消毒設施的環評報告獲通過。 |
- |
在昂船洲污水處理廠建造前期消毒設施的撥款申請獲立法會工務小組委員會支持。 |
|
|
- |
發布首個立體環評視像工具,供市民在工程項目環評報告的法定公眾查閱期內,透過互聯網查閱。 |
- |
協助規劃署完成為「香港2030:規劃遠景與策略」進行的策略性環境評估研究。 |
|
|
- |
參與由香港餐飲聯業協會主辦的「中小企業發展支援基金 – 油煙控制支援計劃」的開幕典禮。 |
- |
與機場管理局於香港國際機場協辦「2007機場最佳環保措施比賽」,主題為空氣質素管理。 |
- |
舉辦汽車維修業環保親善大使委任典禮,委任新一屆的環保親善大使。 |
- |
在香港專業教育學院(李惠利分校)及兩個中小企汽車維修業商會的協助下,環保署舉辦了一個研討會,探討汽車維修業在環保方面的新挑戰。 |
- |
環保署與發展局合作研究並制定一套適用於本地的運泥車防塵機動蓋掩設計及技術規格。
|
- |
推出《精明企業環保錦囊》,推動本地工商業界符合環保法例要求,並舉行簡介會配合推廣宣傳。 |
- |
環保署與香港建造商會合辦首屆建造業環保創意大獎,鼓勵業界以創新思維去克服本地特有的環境挑戰。
|
|
|
- |
實施《空氣污染管制(揮發性有機化合物)規例》,分階段管制建築漆料/塗料、印墨及指定消費品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含量,並要求某些印刷機裝置管制排放物器件。
|
- |
實施《2006年廢物處置(修訂)條例》的部份條款,幫助發出廢物收集及處置牌照及加强執法。 |
|
|
- |
公布「珠江三角洲火力發電廠排污交易試驗計劃」實施方案。
|
- |
於《斯德哥爾摩公約》中國「國家實施計劃」啟動大會上介紹「香港特區實施計劃」,該次會議標誌著公約的實施階段正式在內地和香港特區展開。
|
- |
|
- |
香港特區環境局與廣東省經濟貿易委員會簽署《關於推動粵港兩地企業開展節能、清潔生產及資源綜合利用工作的合作協議》。
|
- |
採納亞太區經濟合作組織(亞太經合組織)在悉尼舉行經濟領導人會議上發表的「氣候變化、能源保障及清潔發展宣言」。
|
- |
成立「氣候變化跨部門工作小組」,加強協調各有關政策局和部門之間應對氣候變化的工作。
|
- |
加入C40城市氣候變化領導小組,與成員城市緊密合作,對抗氣候變化。
|
- |
頒香港特區環保署與深圳市環保局簽訂《加強深港環保合作協議》。
|
- |
完成「清潔生產技術支援試驗項目」,向珠江三角洲地區的港資工廠推廣清潔生產技術。
|
|
|
- |
對推行新自然保育政策的「管理協議試驗計劃」進行了檢討,並獲「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委員會」同意延續有關計劃。
|
|
|
- |
可持續發展委員會展開「更佳空氣質素」社會參與過程,邀請社會大眾就「高度空氣污染」日子應採取的措施、電子道路收費計劃及用電需求管理發表意見。
|
- |
實可持續發展委員會舉辦「空氣質素高峰會」,向相關人士匯報「更佳空氣質素」社會參與過程的結果,並綜合相關人士的回應,作出總結。 |
|
|
|
2006 年 |
|
- |
以「為環境負責 我得 你都得」為「世界環境日2006」的主題,呼籲大眾支持減廢。 |
- |
推出「藍天行動」,鼓勵公眾積極參與改善香港的空氣質素。 |
|
|
- |
對重量不超逾2.5公噸的新登記車輛實施歐盟IV期廢氣排放標準。
|
- |
實施《2005年空氣污染管制(車輛減少排放物器件)(修訂)規例》,規定所有歐盟前期的重型柴油車輛(除長怠速車輛外)必須安裝認可減少排放物器件。 |
- |
宣布於2007年初開展一項為期18個月的整體研究,檢討本港空氣質素指標和制訂長遠的空氣質素管理策略。
|
- |
獲得中央人民政府原則上同意,將《蒙特利爾議定書》北京修正案延伸至香港。
|
- |
對重量超逾3.5公噸的新登記車輛實施歐盟IV期廢氣排放標準。 |
|
|
- |
發表「處理香港道路交通噪音的全面計劃(擬稿)」諮詢公眾。 |
|
|
- |
邀請有意在環保園開設環保及循環再造業務的機構提交意向書。 |
- |
第一次的「無膠袋日」在4月15日舉行。根據這次成功經驗 ,綠色團體在環保署的支持下,繼續在6月至12月舉辦每月「無膠袋日」。有十間大型零售連鎖店,包括三間大型超級市場 ,同意在2007年繼續自行舉辦「無膠袋日」。 |
- |
通過《2006年廢物處置(修訂)條例》,加強對棄置進口廢物的管制及為禁止從發達國家進口危險廢物的「巴賽爾禁令」提供法理基礎。 |
- |
將首批經「充電池回收計劃」回收的充電池(13公噸),運載到南韓一所回收設施循環再用。 |
- |
舉辦研討會讓物業管理界分享在屋苑推行家居廢物源頭分類的經驗,以及推出「住宅樓宇廢物源頭分類指引手冊」。 |
- |
批出環保園的管理服務合約。 |
- |
於20個屋苑推行為期三個月的都市固體廢物收費試驗計劃,研究實施都市固體廢物按量收費的可行性。 |
- |
就着適用於香港一套新的「按風險而釐定的土地污染整治標準」,對有關業界的諮詢大致完成。 |
- |
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同意撥款1,000萬元,推行《都市固體廢物管理政策大綱(2005-2014)》下的公眾教育計劃。 |
- |
環保園第一期首批用作回收再造指定物料的土地開始招租。 |
- |
成功招募497個屋苑/住宅樓宇(約200萬人口)參與「家居廢物源頭分類計劃」。 |
|
|
- |
展開「淨化海港計劃」第二期甲隧道系統的規劃、勘測和設計工作。 |
- |
啟用一個以高級別處理的設施於北區進行使用再生水的示範計劃,並開始向特選用戶供應再生水。 |
- |
就落實執行《1972防止傾倒廢物及其他物質污染海洋公約/1996議定書》發出條例指南。 |
- |
公布根據污染者自付原則的增加排污費建議,為「淨化海港計劃」第二期甲及其他污水處理設施的運作提供可持續的財政支持。 |
|
|
- |
按行政長官2005-06年度施政報告的承諾發出備忘通告,所有重大政府政策均須先經過環保角度的審視。通告列出指引及程序,供所有局/署在策劃可能有環境影響的政策建議時參照。 |
- |
在大型發展項目中首次使用立體環評工具,讓市民更能參與其中。 |
|
|
- |
與職業訓練局合作,為汽車維修業界舉辦一系列應用高效油漆傳遞環保噴鎗的工作坊。 |
- |
與機場管理局合作,在香港國際機場舉辦2005/2006年度機場最佳環保措施比賽 — 環保食肆。 |
- |
編制宣傳教育電腦光碟,向飲食業界推廣環保意識、法例及牌照要求和實用環保管理措施。 |
- |
與飲食業商會及相關團體協作,開展由工商貿易署中小企發展基金撥款的「為本地中小企飲食業改善油煙排放及污染支援計劃」。 |
- |
在灣仔修頓中心28樓開設一站式的行業環保支援中心,為各行各業提供有關環保法規、防止污染和環保管理工具的最新資料和建議。 |
- |
編印「汽車維修業環保錦囊」資料單張,提倡環保作業。 |
|
|
- |
根據修訂《廢物處置條例》及《公眾衞生(動物及禽鳥)(禽畜飼養的發牌)(修訂)規例》,在禁制區及限制區內全面禁止散養禽鳥。 |
- |
與香港建造商會及建造業訓練局聯辦建築地盤環境保護主任培訓課程。 |
- |
引進新的合約條款,規定所有公務工程均須使用超低硫柴油。 |
- |
根據《空氣污染管制(乾洗機)(氣體回收)規例》,禁止洗衣店使用所有現存非密封型乾洗機。 |
|
|
跨境與國際合作 |
- |
向中央人民政府提交《關於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斯德哥爾摩公約》的香港特別行政區實施計劃。 |
- |
香港與廣東省有關部門攜手批核「珠江三角洲火力發電廠排污交易試驗計劃」的實施方案。 |
|
|
自然保育
- |
監察《瀕危動植物物種條例》實施,使本港能夠全面符合《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的規定。 |
|
|
2005 年 |
- |
環境保護署和環境運輸及工務局轄下的環境科於4月1日正式合併。 |
- |
環境保護署與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簽訂關於空氣污染防治交流合作的安排。 |
|
|
- |
以「清新空氣,舒適城市」為「世界環境日2005」的主題,呼籲大眾停車熄匙及把空調溫度設定為攝氏25.5度。 |
- |
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撥款500萬元資助私人屋苑推行「家居廢物源頭分類計劃」。 |
- |
參加由廣東省環境保護局舉辦的「泛珠三角區域環保工業展覽會」,促進泛珠三角區域環保工業的合作 |
- |
配合「環保節2005」主題,首辦「全港舊電腦及電器回收日」及「零廢物」環保步行。 |
- |
推出一系列分別長一分鐘及半小時的電視節目,宣傳減廢的訊息。 |
|
|
- |
實施經修訂的《空氣污染管制(油站)(汽體回收)規例》,規定油站須安裝汽體回收系統,在汽車加油時回收汽油汽體。 |
- |
資助須在停車後繼續保持引擎運轉的重型柴油車輛車主在歐盟排廢標準實施前安裝微粒消減裝置。 |
- |
推出「模擬汽車廢氣排放」的指引及引進美國加州Air Resources Board的先進汽車廢氣排放EMFAC模型。 |
- |
8月1日透過《空氣污染管制條例》下指明工序牌照的續牌條款,向中華電力有限公司的青山發電廠實施本港首套排放上限。 |
- |
向立法會呈交修訂規例,在2006年對登記輕型車輛實施歐盟四期廢氣排放標準。 |
- |
粵港政府於11月30日聯合啟動了珠三角區域空氣質素監測網絡,並每日發布各監測站的區域空氣質量指數。 |
- |
一項為鼓勵柴油小巴車主盡快轉用潔淨燃料小巴的資助計劃於12月31日完成,約55%的柴油公共小巴在計劃下已轉為石油氣小巴。 |
|
|
- |
推行「優質機動設備」行政系統,推動使用更寧靜及環保的建築設備。 |
- |
首次在公眾諮詢應用三維視像技術闡明加設隔音屏障的效果,以加強公眾對噪音問題的理解。 |
|
|
- |
展開全港性的家居廢物源頭分類計劃,指標是 2010年前香港有八成人口參與計劃。 |
- |
展開一個全港性的充電池回收計劃,收集各類廢充電池。此計劃是三方夥伴計劃,包括業界、環保組織及政府共同推行自願性產品責任制的典範。 |
- |
公布《都市固體廢物管理政策大綱(2005-2014)》,為香港制訂一套在2005年至2014年這十年期間管理都市固體廢物的整體策略。 |
- |
建築廢物處置收費計劃開始實施。 |
|
|
- |
行政長官在其施政報告演辭中宣布分階段推行「淨化海港計劃」第二期,目標是於2013年完成第二期甲工程。
|
- |
開展為昂船洲污水處理廠提前興建消毒設施的環境影響評估研究。
|
- |
增加預留款項33億元作建設污水系統工程用途,其中13億元撥作鄉村排污工程。 |
- |
新一任行政長官重申政府打算分階段展開「淨化海港計劃」第二期,目標是於2013-14年完成第二期甲工程,以及提前於2008-09年完成其消毒設施。計劃最終能否落實,將取決於社會人士是否同意把污水處理服務的經常性開支從污水處理服務收費計劃中全數收回。 |
- |
立法會財務委員會批准撥款1.665億元,以便就「淨化海港計劃」第二期甲進行環境影響評估、地盤勘測和隧道系統的設計。 |
|
|
- |
為實施策略性環評的人員舉辦兩次研討會(6月及12月)。 |
- |
首個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的代表團到環境保護署進行雙方協議的職員交流計劃。 |
- |
設立策略性環境影響評估網上知識中心及互動三維環境影響評估持績公眾參與機制。 |
|
|
- |
於香港中央圖書館舉辦業界交流研討會,讓飲食業界相互分享推行環保食肆和實踐綠色管理的成功經驗及個案。 |
- |
於香港文化中心舉辦一系列名為「邁向環保食肆2005」的專題工作坊,為業界和相關團體提供海外與內地的防污技術及環保管理政策和實務的最新發展。 |
- |
舉辦汽車維修業環保親善大使委任典禮暨噴塗技術研討會。 |
- |
出版宣傳錄像光碟,向飲食業界推廣環保意識、法例要求和法規支援服務。 |
- |
更新為建造業和電機及電子業中小企推出的環境管理體系支援套件至ISO 14001:2004版本。 |
|
|
- |
為強化工務工程的環保工作,實施「支付環境計劃」以訂立更詳盡的防污合約條款及引進獎勵措施。 |
|
|
自然保育
- |
向立法會提交保護瀕危動植物物種條例草案,令本港全面符合《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的規定。 |
- |
推出生命週期能源分析軟件工具,用以評估建築物的物料和組件的生命週期成本和環保工作表現,以推廣可持續發展建築的概念。
|
- |
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委員會批撥462萬元予三個非政府機構,在鳳園和塱原推行保育管理協議試驗計劃,以加強保育具有重要生態價值的私人土地。 |
|
|
2004 年 |
公眾的環保意識 |
- |
完成全港18區舉行的「停車熄匙為環保」宣傳活動。 |
- |
舉辦「屋?三環奪保新紀元」(第八期)屋苑廢物回收運動,有1 420個屋苑參與。 |
- |
七間幼兒學校獲頒發「第一屆香港綠色幼兒學校獎 ─ 傑出表現獎」。 |
- |
舉辦「都市有機園圃」開放日,透過有機種植活動推廣減廢。 |
- |
在6月的週末舉辦一連串教育及宣傳活動以響應「香港世界環境日2004」,推廣「污染者自付原則」。 |
- |
推出「淨化海港計劃」的環保教育活動。 |
- |
與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合辦以「珍惜、愛護水資源」為主題的「全國大中小學生環保比賽」。 |
- |
與中國極地博物館基金及香港國際創價學會合辦「與自然對話」及環境保護展覽會。 |
- |
與香港物業管理公司協會合辦「廢物源頭分類計劃」簡介會。 |
- |
慶祝「香港綠色學校獎」五週年紀念。 |
|
空氣 |
- |
粵港兩地政府開始共同建立一個珠三角地區聯合空氣監測網絡,並合力制訂一套適合兩地使用的質量保證及管理工作手冊和籌辦定期的質量管理會議。 |
- |
完成為歐盟前期型號重型柴油車輛加裝微粒消減裝置的資助計劃。 |
|
噪音 |
- |
修訂《噪音管制條例》,規定公司董事就屢犯的噪音違例事件承擔個人責任。 |
- |
在憲報刊登兩套防止違反《噪音管制條例》的《良好管理業務守則》。 |
|
廢物 |
- |
與新界東北堆填區承辦商簽訂一份補充協議,輸出堆填氣體往堆填區外使用。 |
- |
晒草灣遊樂場 ─ 全港首個在已修復堆填區上興建的永久康樂設施開放予公眾使用。 |
- |
立法會通過《2003年廢物處置(修訂)(第2號)條例草案》,賦權於廢物處置設施實施建築廢物收費及加強管制非法傾倒廢物。 |
- |
推行「廢物源頭分類試驗計劃」,目的是在住宅樓宇每層設置廢物分類設施,方便居民在源頭將廢物分類,以及擴大可回收物料的種類,以進一步提高廢物回收量和減少棄置廢物。 |
- |
「明智減廢計劃」連續五年作為一項推動私人機構自發性減廢和回收的主要項目。今年獲頒「明智減廢標誌」的機構總數首次超越200間,達到203間。這些機構合共減少及回收廢物逾9萬公噸 ,大大節省了堆填區空間和處理費用。 |
- |
委聘顧問公司對香港的淤泥處理設施進行詳細可行性研究。 |
|
水質 |
- |
啟動生物指標監測計劃以評估污染物對香港海洋生態環境的影響。 |
- |
就「淨化海港計劃」的未來路向作公眾諮詢。 |
- |
啟動香港海洋環境有毒物質監測計劃。 |
- |
中國正式確認《關於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公約》,並延伸公約至香港特別行政區相應履行。 |
- |
開展「后海灣水污染管制聯合實施方案」第一次檢討。 |
|
環境評估與規劃 |
- |
舉辦了一個推廣有關「公眾持續參與環評」新政策和全球首套「立體環評公眾參與工具」的聯合講座,約有250名來自不同界別的人士參加。 |
- |
推出「網上協助平台」,協助政府部門及政策局編寫環保工作報告,藉此改善報告質素。 |
- |
與國家環境保護總局進行了首次的員工交流計劃,就有關環境影響評估事宜作出了專業交流。 |
- |
完成建造業及電機與電子業中小企ISO 14001環境管理體系的研究。 |
- |
舉辦講座及推出為建造業中小企而設的環境管理資訊及ISO 14001環境管理體系支援套件。 |
- |
與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在海南博鰲合辦中國首屆有關環評的國際論壇。 |
|
顧客服務及合作夥伴 |
- |
推出加強內容的環保署網頁,內容編排和結構經過改良,方便公眾查閱資料,部分網頁更提供個人數碼助理(PDA)版本。 |
- |
為了表彰環保表現出眾的中小型汽車維修車房,本署與香港汽車修理同業商會及環保汽車維修同業協會首次合辦「環保車房選舉2004」,於2004年5月15日在將軍澳東港城舉行頒獎典禮。 |
- |
改良「環境保護互動中心」系統,方便公眾透過系統,在2005年於網上申請,繳費及收取牌照及許可證。 |
- |
推出行業環保支援熱線 ─「一站式」的資訊服務,為業界提供有關環保法例和管制標準的資料,以及實用指南作為參考。 |
|
奉公守法 |
- |
為肯定日趨重要的行業夥伴計劃工作,地區污染管制科於2004年7月24日改名為環保法規管理科。而環保法規管理科亦從其它分科,接手多項全港性執法工作,包括海上傾倒物料、石棉管制、及廢物進出口管制等。 |
- |
中央檢控課擴展為中央檢控組,以接管部門所有檢控工作,確保與調查職能明確分工。 |
|
2003 年 |
公眾的環保意識 |
- |
聯同獅子會及英文中學聯會攜手舉辦「環保徵文比賽」,主題為「保護香港的天然資產:潔淨的維多利亞港」。 |
- |
完成「環保領袖計劃」,培訓一萬名相關人士成為環保領袖。 |
- |
舉辦「屋?三環奪保新紀元」(第七期),共有1 333個屋苑參與。 |
- |
舉辦「土生樹木種植比賽」,透過有機堆肥及護理土生樹木宣揚減廢 訊息。 |
- |
舉辦「齊踏步環保路 共創健康香港」主題的「世界環境日 2003」,共吸引約10萬人參與。 |
- |
推出第一屆「香港綠色幼兒學校獎」,旨在推動學校推行環保管理,共有超過110間幼兒學校參與。 |
- |
為中小學生舉辦「都市有機園圃比賽」,推廣有機種植及利用廢物材料的農場設計。 |
- |
粉嶺環境資源中心正式啟用。 |
- |
與香港迪士尼主題公園合辦「蟋蟀占美尼環保挑戰」獎勵計劃。 |
- |
舉辦標語創作及標誌設計比賽,鼓勵學生及公眾使用充電池。 |
- |
舉辦「香港環保節2003 - 中小企環保商機研討會」,推廣廢物回收及循環再造業。 |
- |
在全港18區推行「停車熄匙為環保」運動。 |
- |
推出「環保學校網頁」支援學校推行環保管理。 |
- |
慶祝灣仔環境資源中心十週年紀念。 |
|
空氣 |
- |
中央人民政府簽訂的《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及其《京都議定書》延伸至香港特別行政區相應履行。 |
- |
展開「辦公室及公共場所的室內空氣質素檢定計劃」。 |
- |
「粵港持續發展與環保合作小組」對珠江三角洲區域空氣質素管理計劃作出批核。 |
- |
立法規定四公噸或以下的歐盟前期柴油車輛安裝微粒消減裝置。 |
|
噪音 |
- |
就推行《工作守則》防止違反《噪音管制條例》,展開以良好管理守則為重點的諮詢工作。 |
- |
發出指引介紹「物業管理業處理裝修工程噪音的考慮因素」。 |
|
廢物 |
- |
推行回收舊電器及電子設備試驗計劃,過去12個月共回收25 000部電器及電子設備、電腦及電腦周邊設備再用或循環再造。 |
- |
推行回收廢車胎試驗計劃,每月回收約230公噸廢車胎,用於製造填充道路基層及斜坡的輕質土力工程建築物料。 |
- |
為屯門38區回收園發展項目展開「環境影響評估及重新分配土地用途研究」。 |
|
水質 |
- |
完成「大鵬灣水質區域管制策略研究」,與深圳當局聯合制訂大鵬灣區域水質管理策略。 |
- |
完成監察香港海洋污染的生物指標系統的發展研究。 |
|
環境評估與規劃 |
- |
製作環保署《策略性環境評估手冊》暫行版,宣揚在區內推行策略性環評的重要性。 |
|
顧客服務及合作夥伴 |
- |
向飲食業東主、營辦商、經理及主要相關人士派發內含教育材料的2003年座檯月曆。 |
- |
針對「環保物業管理計劃」推出「環保物業」網頁。 |
- |
獲工商服務業推廣署贊助,推出「環保建築典範」及「環保建築設備」網頁。 |
- |
與香港建造商會合辦「透過規劃與監管共建環保建造業」環保講座。 |
- |
擴大一站式「食肆諮詢櫃檯」的服務範圍,為飲食業提供特別單元培訓、「與顧問會面」服務,以及制訂環保食肆標準及準則。 |
- |
與香港理工大學合辦「建造業環保證書」短期課程。 |
- |
在食肆聯會、物業管理公司、香港電台第一台及義務工作發展局支援下,在中秋節過後的兩個週末推行「月餅盒回收試驗計劃」,共回收約25 000個月餅盒。 |
- |
與香港建造商會合辦「環保建築守則 - 人人有責」環保講座。 |
- |
與中華廚藝學院合作推行為期六個月的「節約用水計劃」,旨在協助飲食業節約用水。 |
- |
主持「環保物業管理計劃 - 2003年經驗分享研討會」。 |
- |
推出《汽車維修業環保指南》(連視像光碟),正式與汽車維修業各商會展開合作計劃,協助業界成員遵守環保法規。 |
- |
推行14天快速處理建築噪音許可證申請程序。 |
|
奉公守法 |
- |
參與「全城清潔策劃小組」統籌的行動,與其他政府部門協力改善社區環境衛生,重點打擊非法傾倒廢物、破水管、後巷非法排污、非法接駁雨水渠及化糞池失修等衛生問題。 |
- |
環保署地理信息系統污染投訴管理數據庫於2003年7月在美國聖地牙哥舉行的「第23屆年度ESRI國際用戶大會」榮獲地理信息系統特別成就獎。 |
- |
發表「環保署檢控政策聲明」,確保負責環保檢控工作的部門檢控人員秉持公正,決策方針一致,同時加強資訊透明度,讓公眾更了解檢控的程序。 |
|